台灣薪資右偏 成長超過物價!學者:高薪族群拉高平均 長期存在不均現象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2 Comment:0


主計總處今(11)日公布最新薪資統計,總計今年前6月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7608元,年增2.99%,仍持續創高,數據顯示薪資幅度追上物價漲幅。對此學者表示,台灣薪資分布呈現「右偏型」,少數高薪族群拉高平均值,顯示薪資分配長期存在不均現象。

延伸閱讀>> 你有嗎?國人平均經常性薪資4萬7608元 近7成員工低於平均薪

薪資成長超過物價!學者:高薪族群拉高平均 長期存在不均現象。圖/取自Getty Images
薪資成長超過物價!學者:高薪族群拉高平均 長期存在不均現象。圖/取自Getty Images

為何感覺薪水有變好,薪資仍持續創高成長, 政大財政學系教授朱琇妍表示,以公務人員為例,今年年初政府其實有帶頭幫公務人員加薪,但公務員考試的報考人數卻還在逐年下降,表示外面業界的薪水,比政府給的還要更高,才會吸引大家往業界跑,這也間接帶動了整個台灣薪資的成長,聽起來是個好現象,表示民間企業給薪越來越有競爭力。

不過以有七成人薪水低於平均的薪資分布狀況來看,朱琇妍指出,台灣的薪資所得分布其實是一個「右偏型」的狀態。意思就是,有一部分的人他們的薪水特別高,這些高薪的人就把整個平均值往上拉高了。若薪資分布一直都是這種「右偏」的狀況,那平均所得一定會高於中位數的所得。

她直言,這確實表示我們的薪資分配就是「不平均」的。而且,這不是短期的現象,長期以來,台灣的薪資分布就是一個「很不平均」的狀況。

至於有些服務業的薪水特別低?以資料顯示來看,像金融保險業、資通訊業的薪水普遍比較高,但住宿餐飲業、批發零售業就比較低。朱琇妍表示,像住宿餐飲這些很多都是中小企業,不用像上市櫃公司一樣,受到證交法的規範,必須要揭露薪資。所以他們就沒有那個「維護公司形象」的壓力或動力去幫員工調薪。

但上市櫃公司為了形象,就會比較有動力去加薪或調薪,也跟生產力有關,容易被取代,若像住宿餐飲業,你的工作技能可能比較不那麼特殊,工作內容也相對容易被取代。當員工的生產力相對比較低的時候,薪水自然也就會較低。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