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基斯坦陸軍參謀長穆尼爾(Syed Asim Munir)近期再度訪美,期間被指對印度「發出核威脅」,引發新德里方面強烈不滿。印度指責巴基斯坦「不負責任地進行武力恫嚇」。
據《印度斯坦時報》等印媒11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一,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伊斯瓦爾(Randhir Jaiswal)發表聲明稱:「以核武器相威脅是巴基斯坦的慣用伎倆。這類言論中暗含的不負責任態度,國際社會自有公論。」
印方繼續指責巴基斯坦軍方「與恐怖組織勾結」,稱穆尼爾的核威脅言論令人質疑該國核指揮與控制系統的完整性。
賈伊斯瓦爾還稱,穆尼爾的言論是在一個「友好的第三國」發表的,這一點同樣令人「遺憾」。他強調,印度已明確表示不會屈服於核威脅,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國家安全。
另據巴基斯坦《黎明報》11日報道,巴方當晚也很快發佈官方聲明,駁斥印方指控,稱印度外交部言論「不成熟」(immature),並斥責其「長期以來歪曲事實、斷章取義」。
聲明稱,「印度所謂『核訛詐』的說法是具有誤導性的自私說辭。巴基斯坦堅決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而印度在遭遇對峙時動輒炫耀武力、鼓吹戰爭,其無端指控毫無理性可言。」
巴外交部強調,巴基斯坦是負責任的核武器國家,擁有「完全由文官控制的完善指揮和控制結構」,在處理此類重大問題時始終保持「紀律和克制」,而印度外交部的不實言論「既不負責任,也毫無證據支撐」。
聲明還提到:「我們注意到,印度毫無意義地提及第三國,試圖以此向巴基斯坦施壓。這不僅反映出印度缺乏外交自信,也是試圖無端牽扯他國的徒勞之舉。」
巴方表示,將繼續以負責任的態度參與國際社會事務,這與「好戰且秉持沙文主義」的印度做法截然不同。同時警告稱,印度任何侵犯巴基斯坦主權及領土完整的行為,都會得到「即時且對等」回應。任何隨之而來的局勢升級,責任都將「完全歸咎於印度領導層」。
當地時間8月10日,巴基斯坦軍方部門證實,巴陸軍參謀長、陸軍元帥穆尼爾正在美國訪問。這也是穆尼爾自6月18日之後,不到兩個月內第二度訪美。
隨後,印度媒體「The Print」獨家報道宣稱,穆尼爾在佛羅里達州出席巴基斯坦駐坦帕名譽領事、商人阿德南·阿薩德(Adnan Asad)舉辦的閉門晚宴時表示,如果巴基斯坦在未來與印度的戰爭中面臨生存威脅,該地區將陷入核戰爭。「我們是一個核國家,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正在走向毀滅,我們將摧毀半個世界。」
「The Print」聲稱,這番言論非同尋常,是「迄今為止已知的首次有外國官員在美國本土對第三國發出核威脅」。不過該報道同時提到,受邀出席晚宴的嘉賓被禁止攜帶手機及其他數碼設備,演講稿也未對外公開,其報道內容均源自幾名在場嘉賓的事後回憶。
印媒報道稱,出席晚宴的消息人士還透露,在發出核威脅後,穆尼爾又談及《印度河用水條約》,認為印度暫停該條約的決定可能導致2.5億人面臨饑荒風險。
今年4月,在印控克什米爾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印度在未經充分調查情況下將矛頭指向巴基斯坦,並宣佈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暫停兩國《印度河水資源條約》,此舉引發巴方激烈抗議。
印媒稱,穆尼爾當即在講話中威脅道,「我們將等着印度建造水壩,一旦建成,我們將用10枚導彈摧毀它。印度河不是印度人的家產。感謝真主,我們不缺導彈。」
不過,據路透社報道,巴基斯坦安全官員向其公佈的穆尼爾講話內容節選中,並未包含核威脅內容。文件中,穆尼爾的發言為:「(印度的)侵略行為已將該地區推向局勢升級的危險邊緣,任何因誤判引發的雙邊衝突都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美媒彭博社早前也報道了穆尼爾再度訪美的消息。此行中,穆尼爾會見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John Daniel Caine),還出席了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庫里拉(Michael E. Kurilla)的退役儀式,並見證其並職權移交給布拉德·庫珀(Brad Cooper)的儀式。
報道分析認為,穆尼爾此次訪美,標誌着巴基斯坦和美國這兩國關係的改善。另外,與孟加拉國、印度和斯里蘭卡等該地區其他國家相比,特朗普對巴基斯坦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也相對較低,為19%。
反觀印度,因印巴衝突和關稅矛盾,與美國關係急轉而下。早在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吹噓是自己動用關稅貿易議題勸說印巴停火,就已激起印方不滿。
6月18日,就在特朗普當天電話邀請印度總理莫迪訪美的同一天,他在白宮會見了穆尼爾,並與其共進私人午餐。通常情況下,美國總統不會與外國的軍方領導人共同用餐,而特朗普卻對巴基斯坦「破例」。莫迪則「禮貌性」拒絕了特朗普發出的訪美邀請。
當地時間8月6日,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令,以印度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購買俄羅斯能源為由,對其額外加征25%的關稅。如此一來,美國對印度總體關稅稅率已達到50%,這也是美國對其所有貿易夥伴徵收的最高關稅。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舉標誌着美印關係自他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出現「最嚴重下滑」。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