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SA臺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每月只要1,000元就可以投資,成為準爸媽或新手爸媽的神隊友。
親子理財專家馬哈表示,從孩子3歲到18歲,每月小額投入1,000到3,000元,將可支應孩子大學教育支出,減輕未來負擔。策略上,建議以全球股票型基金為核心,行有餘力再搭配台股基金,打造穩健的長投組合。
馬哈表示,就讀私立大學時,每年學費加上生活費對家裡都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母親為了籌措這筆錢而參加標會(民間互助會),但倒會的風險很高。因為這段人生經歷,所以自己很早開始幫孩子定期定額存教育金,不過早期買基金每月最低門檻為3,000元,現在基富通TISA帳戶每月千元即可投資,真的輕鬆很多。
爸媽可善用孩子的紅包來長期理財,以每月1,000元投入TISA基金為例,假設年化報酬率6%,從孩子3歲到18歲,累積資產可達近30萬元;能力稍高者,如果每月投資金額提高為3,000元,假設同樣條件下,最後有機會累積近90萬元,足以支應孩子的大學學費,這就是時間複利的力量。
馬哈表示,TISA基金的篩選標準非常嚴格,有專家學者組成的TISA基金委員會,依據長期穩健、績效穩定、風險可控3大原則,從市場上的基金中選出符合資格者,再由投信公司發行低經理費率級別,讓新手投資人也能夠容易上手。
各大基金平台中,以基富通上架的TISA基金最完整,共有63檔,而且持續新增。爸媽該如何從中挑選合適的標的?馬哈建議,如果只有1,000元,建議優先選擇全球型股票基金,整體風險比較分散;資金稍多的話,再搭配較熟悉的台股基金(單一國家),增強投資組合的增長動能,打造出「進可攻、退可守」的長期投資組合。
馬哈強調,存教育金的時間長達十年、二十年,不是押寶哪一檔基金短期漲最多,而是追求長期穩健增值的目標,也就是「比氣長」。若能持續投資TISA基金十年,相信都能幫孩子累積一筆可觀的教育金,用現在的小額資金減輕未來負擔,還能陪孩子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提升親子財商,一舉數得。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