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喝高蛋白卻脂肪肝?!營養師:高估運動量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你能想像,就算是體脂肪較低的健身族,也可能有脂肪肝嗎?有健康管理機構做了最新調查,發現去年國人脂肪肝的發生率,已經超過5成,等於每2人、就有一人有脂肪肝,其中還有一些,是平常有重訓習慣的健身族群,他們平常已經控制飲食、多補充蛋白質,怎麼還會有脂肪肝的問題呢?身兼健身教練的營養師就點出關鍵,大多時候是因為高估了運動量,認為多動就能多吃,在不知不覺中、又攝取更多卡路里,這些熱量,就進一步成為脂肪肝的推手。好不容易做完一組滑輪下拉,想要好好來休息一下,想要補充蛋白質,喝我身邊這一杯高蛋白飲,但你知道嗎,有些人這樣長期重訓下來,脂肪肝卻是越來越高,定期到健身房報到,運動量大加上飲食控制,就有健身族發現自己,明明體脂肪比一般人還低,想長出肌肉卻偏偏求來脂肪肝,還有人曾經從輕度變成中度。運動營養師杯蓋說:「我們這邊其實有一些學員也是這樣,他們覺得說他今天有重訓,所以可以多吃一點點東西,那熱量可能就會稍微往上抓一點,那可能2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他高估了自己的運動量,就是他飲食沒有特別去做控制。」身兼健身教練的營養師分析,除非一週4-5次訓練,還要包含有氧運動,才有較多攝取熱量的空間,一旦相信錯誤的飲食觀念,認為「多動就能多吃」,在不知不覺中,跟著蛋白質進到體內的,尤其又含有高糖分或是高飽和脂肪的食物,就可能是隱藏的健康元凶。運動營養師杯蓋說:「現在高蛋白,如果你是說是純乳清類的東西,其實相對之下是還好,因為大部分都是加代糖,那所謂的「蛋白質點心」,來當作是他可能休息時間可以吃的東西,嘴饞吃的他覺得很健康,但實際上不一定為什麼,因為實際上攝取的糖分太高了,可能就無形的地雷。」這些過多的熱量,囤積在體內的第一站就在肝臟,成為真正的脂肪肝推手,不過蛋白質本身,也不是多多益善,一不小心吃太多,對身體都是負擔,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承達說:「我們通常是每公斤1.2克到2克,這些(過多)蛋白質,它會產生一些含氮廢物,所以它會影響到肝臟的代謝,那另外就是腎臟。」說到脂肪肝,幾乎已經成了全民隱形危機,就有健康機構調查發現,在2015年,國人脂肪肝發生率44.5%,2024年高達52.3%,也就是說10年期間,平均每2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而男性40-49歲比例最高,超過7成都有脂肪肝,20-29歲年輕男性也超過4成,顯見脂肪肝已經有年輕化趨勢。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林承達說:「1/3到一半(國人),都有所謂的脂肪肝,那這個終究應該還是歸於飲食啦,就是說因為我們飲食上比較西化,就所謂吃一些加工食品。」多動固然能維持好體態,但飲食和運動得雙管齊下,能嚴格控制好自己的嘴巴,也許才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22 小時前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