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配息不可光靠平準金!」 證交所:恐與收益脫鉤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1 Comment:0


針對金管會日前發布的「ETF新規」,證交所今(22)日表示,不是在打壓高股息ETF,而是因為如果運用收益平準金之目的,是為增加ETF配息率至顯已超出其投資標的所獲配的股息,那投資人所預期之高股息率,並非ETF實際透過投資而得之收益。

證交所今表示,高股息ETF配息不可光靠平準金,恐與收益脫鉤。圖/取自Getty images
證交所今表示,高股息ETF配息不可光靠平準金,恐與收益脫鉤。圖/取自Getty images

證交所說明,收益平準金是一項中性工具,實際上為基金帳上之會計項目,源自於投資人申購ETF時繳付之部分申購價款,而收益平準金與其他ETF資產均會配置於成分證券,並不影響ETF資金運用。動用收益平準金配息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因應ETF規模因短期間大量申購而快速成長時,避免稀釋原有投資人的配息權益。然而,若運用收益平準金之目的,是為增加ETF配息率至顯已超出其投資標的所獲配的股息,證交所直言「那投資人所預期之高股息率,並非ETF實際透過投資而得之收益。」

為避免ETF配息金額與基金實際投資所獲配之股利、利息,以及已實現資本利得等收益脫鉤,證交所表示,金管會已規範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時,投信業者應訂有ETF收益分配原則,優先分配股利、利息及已實現資本利得等科目,達收益平準金啟動標準時,方得使用收益平準金配息,並納入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管理。

另外,ˊ投信投顧公會並於114年7月發布「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實務指引」,提供收益分配計算範例並列舉違規態樣,以利投信業者遵循。相關規範均未禁止ETF採用股利、利息、已實現資本利得或收益平準金進行收益分配,也不是在打壓特定類型ETF之發展。

證交所提醒,ETF配息不代表完整報酬,當ETF採用配息機制(例如月配、季配等),亦非保證每月或每季一定配息,仍須視ETF投資情況而定。高股息ETF並非保證收益及配息,過去配息表現亦不代表未來配息的預期,實際上ETF配息金額均會從ETF淨值中扣除。若為不配息型ETF,其所獲得的股利、利息等收益會累積進入ETF淨值,自動執行再投資,此機制有助於發揮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果。因此,投資人仍應綜合評估自身風險承受度與現金流需求等因素,並以ETF投資策略及實際報酬率評估產品績效表現,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