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破例「先訪日、再訪美」 全方面拉進日韓關係?

Date: Category:國際 Views:1 Comment:0


韓國總統李在明8月23日罕見首訪日本,他在東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及政府高官會談後,雙方簽署涵蓋外交、貿易、地區安全等多方面的《日韓共同聲明》,這也是兩國自2008年後,時隔17年來首次發表首腦級的聯合公報。正式履新不足三個月的李在明將首訪對象定為日本而非美國,加之訪日時機恰逢日本二戰投降80周年紀念日所在的8月,是韓國民主化後首個此期間訪日的總統,亦為罕見。

日本在二戰結束前殖民統治韓半島長達35年,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兩國關係才走向正常化。日韓在1965年簽署《日韓基本條約》邦交正常化,日本還同意支付數百萬美元,作為殖民統治的賠償金,這才讓兩國恢復經濟合作的基礎。

1998年,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訪日,並與時任日本首相小淵惠三簽署《日韓共同宣言》。小淵惠三在這份文件中首次以外交文件形式,明確承認日本殖民統治對韓國人民造成「重大損害與痛苦」,並表達「深切的反省與由衷的道歉」,被外界視為韓日兩國在歷史與外交關係上的重大轉折點。

延續上屆政府政策 李在明冀加強韓日關係

日韓近年因徵用工、慰安婦等問題反覆出現,兩國關係一度降到冰點。直到保守派尹錫悅政府上台,才通過事關首腦級互訪的「穿梭外交」,讓兩國關係持續解凍。而到了日韓建交60周年、兩國簽署《日韓共同宣言》27年後的今年,日韓領導人就重新將目光聚焦,加強兩國關係、貫徹雙邊合作成為主要議題。

作為左翼的李在明,過往在慰安婦等問題上立場強硬,上任之際曾惹起外界憂慮持反日立場。但如今上任後,接棒了上屆政府對日政策,李在明與石破茂會面時表示,「圍繞貿易和安保環境,國際秩序正在動搖,立場相近的韓國和日本正是加強合作的時機」,石破茂則指李在明外訪首站是日本,「令我備受鼓舞」,兩國領導人表示雙邊的關係「面向未來」。

涵蓋歷史、安全、經濟、社會、交流領域

李在明與石破茂代表兩國所簽署的新版共同聲明,只有一處提到歷史,即石破茂繼承兩國1998年簽署的聯合宣言的立場。

其次,在地區安全議題上,李在明和石破茂一致同意加強日韓雙邊、日美韓三邊連動,包括推動韓半島完全非核化,通過對話和外交解決核導彈問題。確保聯合國對朝鮮制裁嚴格執行。共同應對朝鮮的非法網路活動和俄朝軍售。雙方還商定盡快啟動副部長級外交戰略對話和軍事當局合作框架。

聲明中還提到,日韓兩國承諾在人工智能(AI)、氫能、氨氣等科技領域開展合作;討論設立事關人口老齡化、人口一極集中多個議題的協商機制;經濟領域建立安保合作機制;建立晶片與稀土等戰略物資的供應鏈,避免過度依賴外界;日韓年輕人「打工度假」簽證期限從僅限申請一次放寬為相互允許申請兩次。

2025年8月23日,日本東京,圖為韓國總統李在明與日本首相石破茂會晤。(Reuters)

分析:有感美國壓力 日韓由「鄰居」變「夥伴」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就在旗下微信公眾號刊文分析,日韓今次尋求拉進雙方關係是兩國領導人共同的戰略考量,即特朗普關稅的大環境下,「美中博弈的夾縫中,日韓尋求從『鄰居』變成『夥伴』」,而雙方今次簽署的共同聲明更是對特朗普做出表態,日韓關係不再冰封,「凡事你盡可作主」。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