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父母理財規畫觀念變了 愈來愈多人願意金援兒女到30歲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1 Comment:0


華爾街日報25日報導,近幾年新出現的理財規畫是,父母要準備足夠存款,為兒女提供直到屆滿30歲的金援, 民眾對於幫孩子提供經濟援助的概念愈來愈能接受,不再覺得丟臉,反而覺得有其必要,甚至是理想作法。某些育有幼齡兒女的民眾則開始未雨綢繆,盡早存錢。

住在佛羅里達州勞德岱堡(Fort Lauderdale)附近的狄里(Anthony Dieli)與妻子莉莎(Leza),每個月幫7歲女兒柔伊(Zoey)存款1000元,這筆錢不是做為大學學費基金,也不是為了夏令營或醫療開銷,而是為了讓女兒長大成為獨立成年人之後可以使用。

莉莎對於財務困難有親身經驗。2007年至2009年經濟衰退期間剛好從大學畢業的她,換過一份又一份不如意的工作,信用卡卡債高築,她不希望女兒重蹈覆轍,「我想讓她覺得有選擇空間」。

狄里夫妻的財務顧問裴西特(Robert Persichitte)建議,現在如果每個月為孩子存款2000元,柔伊大學畢業之後一輩子每個月都有3000元可花。狄里夫妻從女兒5歲時開始每個月存款數百元,隨著收入增加也提高存款金額,目前每月存款1000元,另外還為女兒開立大學資金存款帳戶。

裴西特自己在26歲之前一直住在祖母家,不曾繳房租,還清學貸之後存下3萬元,30歲生日前實現了買房夢想。

非營利機構丕優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4年調查報告指出,育有18歲至34歲兒女的美國家長當中,大約60%受訪時說,過去一年曾在經濟上資助孩子。

理財網站Bankrate在2024年調查發現,家長通常為孩子提供的經濟資助包括房屋開銷、債務償還以及購買日用雜貨等生活開支。全國房地產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NAR)今年4月報告指出,較年輕的千禧世代購屋民眾裡,約有三分之一頭期款(down payment,又稱首付款)來自親友贊助。

某些民眾對兒女的資助範圍更款,包括到為孫輩支付托兒費用、屋頂換新或度假花費。一名財務顧問說,曾見過一名40歲女性仍使用爸媽的手機方案。

在金錢方面幫忙孩子,對許多美國人來說是沒有能力做得到的奢侈,即使對有經濟能力的民眾來說,資助兒女經常也被認為不是好主意,可能造成家人之間的爭執或引發尷尬,阻礙年輕人尋求發展,或打亂家長籌畫已久的退休計畫。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新澤西「Taiwan Yes!Market」 8月30日登場
川普舌戰馬里蘭州州長 威脅部署國民兵 擬撤回重修基伊大橋經費
麻疹確診者頻繁往返新州與曼哈頓 PATH通勤族小心感染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