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於2023年11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資助45歲或以上未曾確診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香港居民,在私營醫療市場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服務。醫務衞生局今日(1日)公布,慢病共治計劃基本藥物名單即日起,由原來的59項擴大至涵蓋114項藥物,為參加計劃的家庭醫生提供更多藥物選項,以照顧計劃參加者不同的臨床用藥需求。
▼慢病共治計劃基本藥物名單▼(黃色標記為2025 年 8 月起新增藥物)
「慢病共治計劃」設有基本藥物名單,涵蓋治療慢性疾病的常用藥物(如抗高血壓、調節血脂和降血糖的藥物),以及治療偶發性疾病的常用藥物。
新增55項藥物包括抗抑鬱及甲狀腺疾病藥物
在政府資助下,獲處方名單所列藥物的參加者無須支付任何藥費。醫務衛生局今日指,在檢視參加者需求後,本月起增添55項藥物,包括抗抑鬱藥、用於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骨質疏鬆症及甲狀腺疾病藥物。
此外,名單亦增加更多針對與偶發性疾病相關健康問題的藥物,如紓緩哮喘和痛風、緩解噁心和眩暈的藥物。名單由原來的59項增加至114項,為家庭醫生提供更大彈性,以照顧參加者的臨床需求。
私營醫療市場篩查服務三月起包含血脂檢查
計劃參加者可在私營醫療市場接受糖尿病及高血壓篩查服務,計劃於今年3月28日擴展至包含血脂檢查。經篩查後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的參加者可進入治療階段,並在政府資助下由自行選擇的家庭醫生繼續為其診治,以及按個人健康狀況獲處方藥物,接受專屬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跟進。
約40%篩查參加者被診斷患有慢性病
醫務衛生局指,計劃自推出以來反應良好,已有超過14萬名市民參加。截至上周三(23日),已有約14萬人市民參加,在超過8.5萬名已完成篩查的參加者中,其中約3.4萬人被診斷為血糖偏高、患有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並已進入治療階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