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領息,觀察台股ETF受益人數排行,前三名皆被季配息的高股息ETF佔據排名,依序是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
市場法人表示,雖然名字都叫高股息,但股民在領到高息的同時,也要注意填息表現,以免賺了股息賠了價差,觀察這些ETF當中,可發現以00878填息表現最為優秀,讓股民享受到領息小確幸的同時,真的有資產成長。
為什麼填息這麼重要?市場專家點出,「填息」就代表股價回到除息前的價位,股民能夠領到利息,還能兼顧資本利得。
觀察去年(2024年)第一季以來,熱門季配息ETF共除息5次,其中以00878填息4次最優,填息率達8成;而00919、0056則填息2次,填息率4成;至於近來打響名號的的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雖名稱有填息,但卻僅填息了1次,填息率為2成。
由此可見,過度追求配息的ETF會損害填息表現,若攤開距離「完全填息」的股價差距就更加明顯,以7月24日收盤價計算,填息率最高的00878,距離歷史最高除息參考價的21.23元,差距僅-5.48%。
但其他三檔距離完全填息皆在-10%以上,其中連續配出高息的00919差距更是來到-17.30%,代表若投資人將配息全拿去實現小確幸,荷包減少了17.30%的資產,若原本有1000萬元,荷包只剩837萬元。
市場法人表示,目前市面上有些說法是,若投資目的是想「領息」那就別在乎績效,但事實上這種說法非常荒謬。
投資目的不管是領息或是賺資本利得,結果都是為了要透過合理的配置達到資產增長的效果,若只在乎領息而使績效不斷減損,那相當於不斷領本金而已。
以心理學來說,人類會有「心理帳本」,容易將領到的息當作是意外之財而通通花掉,與其選擇「過度配息」的標的讓資產減損,倒不如存起來更能累積資產。
上述熱門高股息ETF皆屬於被動式ETF,相較配息率或殖利率,應關注成分股是否具備穩定填息的能力,由於台股的各股配息率約在4-6%左右,主管機關對於收益平準金的動用方式也日益收緊,正是要保護投資人不被過度配息而傷害。
預期這些日子常見的10%配息只能變成回憶,這些熱門高股息ETF的年化配息率皆會回歸正常,讓投資人享受合理息收的同時,真正能累積資產。
更多udn報導
砸4百萬豐臀手術 她深蹲到一半竟屁股掉了
不刷牙恐增失智風險? 醫曝「4習慣」護腦
高分考生放棄名校 改選這大學挨批腦子進水
金馬影后爆分手 姐弟戀傳5年零互動畫面曝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