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麥一間動物園周四(7月31日)呼籲公眾捐贈健康但他們不再想要的寵物用來餵園內的肉食動物後,國內一名母親把醫生建議安樂死、女兒心愛但生病的小馬捐給這間動物園。
奧爾堡動物園(Aalborg Zoo)7月31日呼籲公眾捐贈健康但他們不再想要包括活雞、兔子和豚鼠在內的寵物,用來餵園內的肉食動物,如獅子、老虎和猞猁等。此舉引起不少網民的熱議。
這間動物園也接受活馬捐贈,並且馬主可能因此獲得稅務減免。Pernille Sohl女兒Angelina的馬匹「芝加哥」(Chicago)遭蚊蟲叮咬引發嚴重濕疹,對於小馬而已,這是痛苦且無法治癒的皮膚病。
獸醫建議「芝加哥」接受安樂死後,Pernille Sohl讓Angelina做決定,Angelina決定把「芝加哥」送到奧爾堡動物園餵獅子,「因為這個方案最合理」,「她希望芝加哥57能夠造福其他動物。」
不僅是奧爾堡動物園。包括哥本哈根動物園和日德蘭公園在內其他的丹麥動物園也有進行類似計劃,他們不收貓狗,但收身高不超過一定標準的健康馬匹、兔子、雞和豚鼠。
另一名捐贈者Helen Hjortholm Andersen表示,她還會再次捐贈。她之前有一隻20歲的小馬「Paprika」在癲癇發作後無法行走。用Helen Hjortholm Andersen的話來說,自己收集遺體的費用「高得離譜」,於是她選擇前往動物園。
她說: 「這可能聽起來有點戲劇性和奇怪,」「但不管怎樣,它們(無論如何)都會被安樂死。」
至於動物園的說法,奧爾堡動物園在Instagram上說,他們有「責任模仿動物的自然食物鏈」,而較小的家畜「構成我們掠食動物飲食的重要組成部份」。
這間動物園表示,以這種方式提供的食物「讓人聯想到它們在野外自然捕獵的獵物」,這些小動物可以在工作日捐贈,無需預約的情況下每次最多捐贈四隻。
在其網站上,一張老虎吞食肉塊的照片下方,奧爾堡動物園列出捐贈馬匹的條件。符合條件的馬匹需要有馬匹護照,並且在過去30天內沒有因疾病接受過治療。如果成功移交動物,馬匹捐贈者可以因此獲得稅務減免。
動物園副總監Pia Niels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動物園的肉食動物「多年來」一直以較小的家畜為食,「飼養肉食動物時,有必要為它們提供肉類,最好是帶有皮毛、骨頭等的肉,以盡可能給它們提供接近自然的飲食。」
Pia Nielsen說:「因此,讓那些因各種原因需要被實施安樂死的動物以這種方式發揮用處是合理的。在丹麥,這種做法很普遍,我們的許多遊客和合作夥伴都很欣賞這種貢獻的機會。我們收到的捐贈家畜包括雞、兔子、豚鼠和馬。」
不過,園方的做法在網上引發激烈討論,有網民反對將寵物轉變為食物的做法,但也有人讚揚動物園為維持動物自然飲食行為所做的努力。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