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勞動部今天(13日)公告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包括擴大適用九大行業、增加補助額度、可與訓練津貼合併請領等,時間回溯至8月1日,符合資格的減班休息勞工最長可獲得6個月薪資差額補貼。
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新台幣匯率波動及進口關稅政策調整等國際情勢變動衝擊,勞動部於2025年8月13日發布「因應國際情勢支持勞工安定就業辦法」,並公告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溯自2025年8月1日起辦理,實施期間至2026年1月31日,且薪資差額補貼得與訓練津貼合併領取。在此期間內,若雇主與勞工協商實施減班休息達30日以上,並向地方勞工主管機關列冊通報,可在實施滿30天的次日起90天內向分署提出申請。
除了4月公告的「橡膠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外,勞動部長洪申翰指出,這次新增適用6個行業別,包括「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總共有9個行業別適用。
儘管政府尚未宣布汽車關稅,但衝擊已開始顯現,所以這次也納入。洪申翰說:『(原音)像我們這次也納入了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當然現在進口關稅的部分其實還在談,這部分可能還在談,但是的確它已經受到了一些預期心理的影響,所以的確現在汽車業在他們的銷售跟產線的運作上面的確是影響,我們也跟這個產業的主管機關去確認,它也是受到影響,所以這裡面我們也把它放進來。』
勞動部也指出,薪資差額補貼計算方式為受僱勞工減班休息前1至3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與減班休息後實際協議薪資差額的70%計算,每人每月最高可領新台幣1萬2,100元,最長6個月,但所領差額、訓練津貼加上原有工資不得超過投保薪資。
洪申翰也提到,就業市場剛開始可能是減班休息,如果衝擊擴大或持續,則可能會導致失業,勞動部會盡量幫助勞工不要掉入失業的狀況,後續也會針對失業勞工提供更多幫助方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