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牌牽制美國 但不會有涉台問題「大交易」

Date: Category:國際 Views:2 Comment:0


受訪學者認為,與特朗普1.0時期相比,中國這次手握稀土王牌,在經貿談判中對美國形成更大牽制,但美國預計不會因此而同意將台灣問題納入「大交易」中。

中美兩國周二(8月12日)各自宣佈延長90天關稅戰休戰期。雙方在休戰期屆滿之前,圍繞各自關切的經貿議題放話、互有攻防。其中包括,中國官媒批英偉達H20晶片不安全、不先進以及不環保;特朗普呼籲中國增加美國大豆訂單量四倍等。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附屬資深研究員黎良福向《聯合早報》分析,如果中美兩國元首會面能敲定,雙方屆時相信能端出圍繞中美更廣泛經貿議題的框架及部分內容,但最終協議要經過多輪磋商才能達成。

2025年7月28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在中美貿易談判前,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左)在羅森巴德外歡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中)抵達現場。(Reuters)

黎良福分析,因為中國這回懂得打出稀土牌,所以中美最終可能達成類似於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第一階段協議」擴充版。除中國採購美國農產品、能源和商品;中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中國向美企進一步開放市場等外,還包括中國以「稀土換晶片」。

但黎良福評估,在經貿相關議題以外,不會有涉及台灣問題的中美「大交易」出台。他判斷,美國不會明確表態「美國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因為它可能要為此付出政治代價,並導致盟友和夥伴對它失去信任。

同樣的,中國不會因美國威脅加徵關稅,而停止採購較便宜的俄羅斯石油,因為這有損中國國家利益,俄羅斯在俄烏戰爭中不敗,才有利於中國追尋多極世界。

2025年4月2日,美國華盛頓,圖為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執一款寫有關稅稅率的展示版宣布「對等關稅」。(Reuters)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則認為,特朗普在台灣問題上擺出什麼姿態,取決於特朗普對訪華成果的期待。期待越高,就必須做出較大的立場和政策調整。

「就像當年尼克松(尼克遜)、基辛格一樣對吧?你下決心要打開對華關係的大門,你就必須改變對台政策。」

吳心伯也認為,中美關係應回到尼克遜和基辛格開啟的「戰略諒解」模式,也就是中美就兩國關係框架達成協議後,雙方政府部門根據框架精神處理具體事務,但特朗普非戰略思考型人物,更多是利益導向,所以難度很大。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課程助理教授駱明輝則認為,中美兩國存在很多矛盾,涉經貿、投資、國安、外交等多個領域,不可能憑一次元首峰會解決所有問題,只要雙方展現出繼續對話的意願,像雙方繼續延長關稅休戰期,「這就是好跡象」。

2025年5月11日,瑞士日內瓦,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右)與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左)在中美雙邊會晤期間交談。(Reuters)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也說,中美之間存在根本的戰略分歧,有些問題不可能讓步,包括中國至今沒同意美國公司收購TikTok的美國業務。

他不看好中美元首峰會的成效,並說:「2013年以來,中美峰會從未對中美關係有重大和經久的影響。」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