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網購投訴|千元電腦屏幕到貨時故障 內地電商拒按條款退錢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1 Comment:0


近年網購盛行,已成為不少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其提貨及退貨的物流安排屢現爭議。消委會2024年間接獲1.7萬宗網購相關的投訴,當中有人於內地電商平台中購買列明可「香港本地退」、價值人民幣1,650元的電腦顯示屏,到貨後發現屏幕故障冀退貨,但有關公司告知其該貨品不支持本地退貨,消委會介入後,電商平台才安排退貨及退款。

近年網購盛行,已成為不少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其提貨及退貨的物流安排屢現爭議,有自提點貨量驚人,取貨時需排長龍,圖為安泰街市自提點。(資料圖片 / 梁偉權攝)

消委會表示,1.7萬宗針對網購的投訴中,有不少涉及提貨及退貨服務,包括網購平台無履行本地退貨的承諾、限期內取貨被收取逾期費用、自提點取貨安排欠佳等。

兩個國內電商平台拼多多及淘寶於2024年底推出包郵服務,吸引港人消費。(資料圖片 / 楊婉婷攝)

個案魯小姐於內地電商平台購買價值約人民幣1,650元的電腦顯示屏,購買時平台列明「支持香港本地退」,即可在香港本地退貨。魯小姐支付人民幣72元運費,透過平台合作的快遞公司安排跨境直送香港。

到貨後,魯小姐發現該顯示屏故障,向平台申請退貨,並根據「本地退」條款,將貨品帶至平台合作物流商的營業點退貨。她當日被告知因系統問題未能即時辦理退貨,遂將貨品留在營業點,於同日獲平台退回72元運費。

其後,物流公司通知魯小姐貨品不支持「本地退」,要求其取回貨品;魯小姐向電商平台投訴,但平台亦回覆該貨品不支持香港退貨。魯小姐向消委會求助,經協調後,相關電商平台於一個月後為魯小姐辦理退貨及全額退款。

有個案因取件短訊與接收時間有誤差 在指定時間内取貨被收逾期費,圖為九龍灣晴朗商場速遞智能櫃。 (資料圖片 / 鄧詠中攝)

取件短訊與接收時間有誤差 指定時間内取貨被收逾期費

另外,有個案於指定時間內取貨,卻被收取港幣10元的逾期費用。投訴人杜小姐指於今年1月1日下午12時27分收到速遞公司短訊,提醒需於24小時內到指定智能櫃取件,否則會有逾期收費。杜小姐於翌日下午12時14分取件,系統收取10元逾期收取費。

投訴人曾向速遞公司查詢但未獲實質回覆,遂向消委會投訴冀退回逾期費。經協調,該速遞公司稱發出短訊時間為上午10時47分,但因技術原因,杜小姐接收短訊時間有延遲,導致誤收逾期收取費,最後退還費用。

近年網購盛行,已成為不少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其提貨及退貨的物流安排屢現爭議,有自提點貨量驚人,取貨時需排長龍,圖為坑口南豐廣場菜鳥自提點。(資料圖片 / 吳美松攝)

自提點貨物堆積在店鋪後巷 無人看管致丟失

亦有個案韋先生於網購平台購買總值約人民幣270元的不同貨物,經平台合作物流公司以「包郵」形式集運到港,並送至與物流公司合作的自提點。其後,韋先生到自提點取貨時被職員告知該貨件已被取走。

投訴人韋先生指,該自提點原是商店,集運貨物被堆積在商店後巷外,無人看管,職員平時都在店內銷售貨品,只有在顧客取件時才會到後巷取貨。韋先生認為,該自提點管理不善,要求物流公司改善有關安排,並賠償貨物價錢。經消委會調解,該物流公司退還全額貨物費用予韋先生。

消委會指,近年不同網購平台積極拓展香港市場,紛紛推出優惠,網購於本地市場發展飛速,但有關平台及公司應按條款履行服務,以及確保貨件狀態通知及紀錄正確,避免減弱消費者對跨境網購的信心。

消委會建議消費者,網購時應先了解貨物收費的計算方法及有否特別收費;如擔憂貨物損失或受損,可考慮購買額外物流保障計劃,若發現貨物損壞,應拍照作為憑證,並連同單據及交易證明,儘快通知物流公司。

消委會亦建議,若需要退貨且條款允許,應該先與平台或賣家洽商,以確認退款細節,若發生爭議及交涉不果,可聯絡消委會嘗試調停。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