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會使你變下流白領?2種人準備加薪又搶手,未來職場升級地圖揭密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2 Comment:0


AI會使你變下流白領?2種人準備加薪又搶手,未來職場升級地圖揭密
AI會使你變下流白領?2種人準備加薪又搶手,未來職場升級地圖揭密

撰文者:高士閔

(來源:設計・ivy)

今年,矽谷再度吹起一股新旋風:大裁員。

微軟今年上半年就裁撤15,000人,是歷史之最,裁撤對象包含行銷人員、產品經理、律師及研究員等知識工作者,其中,又以軟體工程師被裁掉最多人。明明微軟市值才一度突破4兆美元,他們卻急著精簡一群「知識工作者」,這背後不只是成本考量,而是對團隊的重新定義。

科技巨頭「大裁員」背後真相:
AI正讓白領階級被重新定義

裁員的真相,其實是職場的大風吹。

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指出,社會大眾只看到科技巨頭3%、5%裁員,所以把這種現象稱為「大裁員」,卻忽略其他部門可能正在補人,甚至平行輪調。

這些企業的做法是這樣,他們已經認清:AI轉型不可能一蹴可幾,光是流程的精簡就需要好幾次迭代,比如一開始發現AI能協助50%工作,所以先嘗試少20%員工,看看會不會影響產出;若產出不變,就再來一次循環,直到找出團隊的最適規模。

在這場大風吹中,AI新白領正被重新定義。

白領是過去知識經濟下的產物,只要你邏輯力比別人好,執行力一流,或是善於溝通,就能夠獲取更高的報酬,到了AI時代,他們可能向下沉淪,就像現在大學生不願意從事的藍領工作,曾經才是中產階級的代表,人人都能養家買房,只不過隨著產業外移、經濟結構轉向服務業,它才成為今天的模樣。

「我們正見證知識經濟終結」
GPT-5有博士能力,專業將不再值錢

根據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所述,通用人工智慧可以分成5層次,分別是對話(chat)、邏輯(reason)、代理(agent)、創新(innovation)和決策(decision)。

現在,人工智慧在邏輯跟對話端,取代度已經超過90%,一些最新的AI如ChatGPT Agent,甚至能夠完成一半代理的任務。

代理,顧名思義就是最標準的中間人。如果一位中間主管最專長的事只有:承上啟下,把組織給的任務平均分配給大家,或是管理專案進度讓它如期發生,那他的位置也很危險,因為Meta執行長佐伯格(Mark Zuckerberg)就多次表示,他不需要專案經理、產品經理,乃至所有中階主管。而從他第一次這麼說以來,Meta已經裁撤掉22,000個相關職缺。

對線上旅行社而言,幫忙規畫行程的工作已經可以被AI取代,能夠設計出更多情感價值服務的人,才能留下。

很多人以為自己是白領,卻正在喪失談判籌碼,淪為下流白領。

以前,掌握Know-how的人得天下,但未來,充滿好奇心(Know-why)跟想像(Create-what)的人,才能走下去。

令人驚喜的是,這也是你最好實現「階級跨越」的時刻。

只要你能讓AI好好幫助你,含金量就會水漲船高,104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AI相關職缺的薪資待遇平均高出非AI職缺53%。

好消息是,現在,每個人都站在差不多的起跑點上,關鍵就是你敢不敢去試。

美國軟體強、試錯成本低,裁員快
台灣雖推動慢,但趨勢不會不來

台灣現在還有一小段過渡期。

104資訊科技平台暨顧問事業體總經理花梓馨指出,台灣裁員少,是因為美國強在軟體,而軟體試錯的速度很快、成本很低,所以結果也更快出來,反觀台灣強在硬體,許多都必須人機協作,想要優化流程,必須停下產線,這些都意味著公司少產出、少賺錢,所以推動較慢。

但,趨勢不會不來。這場職場大風吹,吹的不是不懂技術的人,而是,對自己不敢想像的人。

這將是一個對好奇心與勇氣,加倍獎賞的新戰場,你,準備好比別人更快一步,搶得最佳位置了嗎?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40歲後若還執著這7件事,恐怕餘生就耽誤了
不是咖啡、也不是午睡!27秒「微休息」快速恢復疲勞和腦力
藥膏擦6週,竟差點洗腎!藥師提醒這2族群最危險
5個英文溝通地雷!別對外國老闆說「I’ll try my best」的原因
巴菲特的「最無聊」投資法,小白靠它打敗9成專業投資人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