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數在7月領先台股先行突破25,000關卡之後,時隔不到一個月時間又再攻上25,762點,刷新2021年10月以來的三年多來新高,上證指數最高也攻上3,704點,突破去年10月的高點,寫2021年12月以來新高,激勵陸港股ETF扮演反彈先鋒,多檔14日紛紛大漲創波段新高。
根據CMoney統計,目前在台掛牌總計有20檔陸港股ETF,若檢視今年以來表現,復華香港正2、中信中國50正2、富邦恒生國企正2等槓桿型上漲了38.78%~32.1%,復華中國5G上漲了20.89%,中信中國50、富邦恒生國企、台新MSCI中國、中信中國高股息等績效也都在1成以上。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陳雯卿表示,關稅休戰期的延長,加上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下,激勵恒生指數持續走高,今年以來至8月12日止,南向資金淨流入金額已達9,100億港幣,創下年度淨流入規模新高,政策面與資金面利多下,陸港股仍有高點可期,投資人可聚焦中國「新經濟+新消費+新能源」三題材相關的產業。
法人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外貿在關稅壓力下仍創新高,貿易順差5,860億美元,年增34%,全年有望破兆。對美出口雖因關稅導致下滑11%,但非美市場強勁增長,均有雙位數或高個位數成長。且出口結構持續升級,高附加值產品如工業機器人、汽車、集成電路及船舶增勢明顯。此外日前中美兩國發布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同意美中關稅休戰再延長90天,暫緩期間延長至11/12。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
竹科銅鑼園區環差案 通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