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大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加快投資回收步伐。13日,佰維存儲、安路科技公告大基金減持計畫,燕東微則披露大基金減持進展。累計今年以來,大基金已計劃或完成減持八家半導體上市公司,其中僅佰維存儲為大基金二期減持,其餘由大基金一期執行。
第一財經報導,大基金一期減持動作積極,部分公司減持進度已過半。例如,通富微電已被大基金一期減持逾人民幣(下同)7億元,減持比例超過7成。盛科通信、德邦科技將在8月下半月進入大基金一期的減持期。市場分析,大基金的投資與退出動作呈現「一期加速退出成熟領域、二期三期接力布局戰略核心環節」的策略邏輯。
近期佰維存儲、安路科技、德邦科技相繼公告大基金減持計畫。其中,佰維存儲的第二大股東為大基金二期,截至第二季末持有3,688.5萬股,占總股本8%。這是大基金二期首度減持佰維存儲,擬減持不超過922.53萬股(占總股本2%),減持金額約6.15億元。
安路科技則遭遇多名股東集體減持,減持總金額約3.93億元。其中,大基金一期啟動年內第二輪減持,擬減持不超過400.85萬股(占總股本1%),預計套現約1.21億元。此前,大基金一期於5月8日至6月30日已減持該公司400.85萬股,套現1.09億元。
大基金一期成立於2014年,投資範圍涵蓋晶圓製造、設計、封測及設備材料等領域,自2020年進入投資回收期,目前為第五年。公開資料顯示,大基金一期對前期投資的半導體上市公司加速減持,年內已涉及盛科通信、通富微電、泰凌微等多家企業,部分公司更是年內第二次被減持。
從減持金額來看,盛科通信預計被減持逾8億元,通富微電已被減持超過7億元,德邦科技、華大九天擬被減持金額均超過3億元。部分減持計畫即將啟動,部分正在進行中。
相較於大基金一期的加速退出,大基金二期(2019年成立)已進入投資回收階段,三期(2024年成立,註冊資本3,440億元)則持續聚焦半導體設備、材料及先進製造等關鍵環節,進行「補強式」投資。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成:黃小玉價格回不去了
台光電建新廠 擬發可轉債籌資35億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