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信用小白」!社會新鮮人必懂的「3個關鍵觀念」建立信用指南,告別理財迷思|薪生訓練營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3 Comment:0

踏入社會後,你是否也認為「不欠錢就是最好的理財」?許多新鮮人為了避免成為卡奴,選擇不辦信用卡,卻不知不覺成為銀行眼中充滿未知的「信用小白」。事實上「理債」比「理財」更重要,懂得經營個人信用才是未來取得更低利率貸款,進而實現人生目標的關鍵。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基礎的信用觀念,幫助你擺脫信用小白的窘境,為財務人生打下穩固基礎。

不辦信用卡就不會變卡奴?小心成為「信用小白」!

剛出社會的你,或許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感到相當自豪,消費時避免過度消費所以不申請信用卡,便可完美地避開了成為「卡奴」的可能性。大多數的社會新鮮人可能認為,零負債並且不與銀行有過多金錢往來的狀態,才是最安全也最理想的財務模範生。然而在銀行的眼中,你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了另一個窘境,成為了銀行行員們口中的「信用小白」。

所謂的信用小白,指的就是那些從未與銀行建立過信用關係的人。因為你從來沒有辦過信用卡,也沒有申請過任何貸款,銀行內部的系統找不到任何關於你的信用紀錄。因此未來當你需要申請房貸、車貸、信貸,甚至是創業貸款時,銀行完全無法判斷你是一個怎麼樣的借款人,核貸過關的機率可能因此降低;就算成功貸款,條件也可能相對嚴苛。

事實上成為信用小白的原因,除了從未辦過信用卡以外,許多人名下僅有的「助學貸款」由於是屬於政府的專案,並不被視為個人的消費金融行為,因此無法幫你累積信用分數。另外,即使辦了信用卡,如果把它當成平安符長期放在錢包裡,超過一年完全沒有消費紀錄,在聯徵中心的系統中,同樣可能因為「信用資料不足」而無法獲得評分。

延伸閱讀》社會新鮮人的第一張信用卡怎麼選?一篇文章幫你建立信用卡的基本觀念!

社會新鮮人需從頭開始培養信用,避免成為信用小白。(圖片來源:Getty)
社會新鮮人需從頭開始培養信用,避免成為信用小白。(圖片來源:Getty)

銀行判斷信用好壞的標準:個人信用聯徵報告

當銀行審核你的貸款或信用卡申請時,他們如何得知你的「信用」?憑藉的並非你的片面之詞或每個月薪資高低,而是一份關鍵的客觀文件決定的,也就是由「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簡稱聯徵中心)出具的個人信用報告,也是大多數人俗稱的「聯徵報告」。

聯徵報告詳實地記錄了你與所有金融機構往來的每一筆軌跡,包含信用卡申請與繳款紀錄、貸款狀況,以及還款習慣等。這些資料會被彙整在這份報告中,並透過客觀的標準及規則,量化成一份簡單明瞭的「個人信用評分」。

這個分數介於200分至800分之間,就像你在金融世界裡的聲望值。分數越高,代表你的信用形象越好,銀行更願意提供較高的貸款額度與較低的利率;反之,分數越低,則代表信用風險較高,可能會影響你的貸款條件,甚至被拒絕。而前文提到的信用小白,則會因為資料不足,得到「此次暫時無法評分」的結果,這同樣是銀行在判斷是否核貸時可能出現的警訊。

這份攸關你未來財務規劃的信用報告並非機密,每個人每年都享有一次免費查詢的權利。你可以透過聯徵中心的官方網站進行線上查閱。定期檢視自己的信用報告,不僅能幫助你了解自己在銀行眼中的樣貌,更能及早發現異常,為自己的信用把關。

養信用的關鍵從繳清卡費開始

「養信用」究竟有什麼實質的好處?答案非常簡單,當你擁有良好的信用紀錄時,銀行會視你為低風險的優質客戶。未來不論是申請房貸、車貸或創業貸款,你不僅能更容易獲得核准,更有機會享受到更低的借貸利率。一點點的利率差距,在長達數十年的還款期間,可能為你省下數萬,甚至數十萬元的利息支出。

那麼該如何為自己打造一份漂亮的信用成績單呢?關鍵就在於與銀行建立起「穩定且正向的互動」。

延伸閱讀》小資族必看!起薪不高照樣能存到錢?3個觀念讓你擺脫月光族 輕鬆累積第一桶金!

(核稿編輯:劉凱銘)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