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學期刊《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8月5日刊出一宗有關人工智能(AI)影響人類食物中毒個案,指美國一名60歲男子在自行查閱食鹽(氯化鈉,sodium chloride)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後,向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徵求建議,進而轉食溴化鈉(sodium bromide)長達三個月,但因罹患溴中毒入院,所幸經過有效治療,他最終康復出院。
英國《衛報》引述期刊指,事主無任何精神病史,來到急診室就醫時聲稱鄰居可能通過落藥毒害自己,強調自己遵循多項飲食限制,例如在家中自製蒸餾水,儘管在醫院時十分口渴,但卻對醫院提供的食水充滿戒心。
文獻指出,病人在入院後的24小時內病情加重,還試圖逃跑,最終需要送到精神病院治療。他在病情緩解後向醫生透露,曾參考ChatGPT3.5或4.0查詢如何從飲食中去除氯化物,最終決定轉用溴化鈉替代。
院方指出有向ChatGPT查詢,就得出「氯化物可以替換成溴化物,但也可能用於其他用途,例如清潔」的建議,但未附上明確的健康風險警告。不過由於AI工具在作出回答時會根據上下文進行不同回答,所以院方也無從得知他收到何種建議,但強調AI或產生科學上的錯誤,以及缺乏批判性討論結果能力,最終助長錯誤訊息傳播,例如醫學專家不太可能在病人尋求氯化鈉替代品時,給出轉用溴化鈉的答案。
這宗個案刊登在8月出版的期刊《內科醫學年鑑》第4卷第8期的文獻中,由華盛頓大學3名醫師共同撰寫。
澳洲「絕命毒婦」用蘑菇殺老爺奶奶 老公逃死3次餅乾咖哩全有毒恐怖繼父涉「木薯餅下毒」殺19歲兒 竟是為這事 還想嫁禍妹妹遊泰國注意:秒「嘔白泡」 俄遊客偷摘野果食用後疑中毒7人住院日韓流行生食文化 韓國人卻定期吃驅蟲藥 旅遊達人解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