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還能衝高配息率? 收益平準金使用指引上路「恐掀換手潮」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1 Comment:0


台股ETF總受益人數在2025年7月底,已超過1161萬人。(圖/方萬民攝)
台股ETF總受益人數在2025年7月底,已超過1161萬人。(圖/方萬民攝)

投資新手選擇指數型ETF已成許多股民配置組合標配之一,根據證交所統計,我國證券戶總數中多達三分之二者都有買ETF,進一步證實ETF為國人理財主流商品;不過,強調「高息收型」ETF是否能繼續配發超過10%股息,已成為股民關注焦點。

由於近期網路傳言金管會發布新規範限制高股息ETF配息一節,金管會澄清現行規範係為強化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配息來源之管理,並未禁止ETF以股息或資本利得進行收益分配,亦非打壓高股息ETF發展之新規範。

收益平準金為基金帳上之會計項目,係源自投資人申購時所繳付之價金。鑑於收益平準金係源自投資人申購價金,為強化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之管理,金管會於2023年11月13日發函規定,要求投信應強化內部控制,確保ETF收益平準金之正常使用,避免業者利用收益平準金衝高配息率。

根據CTWANT調查,「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實務指引」中,清楚揭示「動用收益平準金」的時機點,也就是在實際配息率原則為不得超過追蹤指數的「股息收益率」,即參考配息率;進一步了解,當「股利」與「資本利得」的總合配息金額,低於參考配息率時,而且當淨申購較上期增加超過10%時,才可動用到收益平準金。

業內人士表示,其實民眾細看自己買的「高股息型」ETF的配息來源,股利所得、資本利得、收益平準金占比的比率,即可窺探這檔ETF的成分股的配置,是否有真本事;而非只是靠收益平準金來衝高配息率。

金管會近期因發現投信業者實務作法不一,為協助投信公司落實金管會依發函所訂原則,投信投顧公會嗣於今年(2025)7月4日發布「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實務指引」,但該指引未禁止ETF採用股息或資本利得進行收益分配,亦非屬打壓高股息ETF發展之新規定,相關內容已於7月4日公告於投信投顧公會網站(首頁>法規函令>最新法令函釋)。

原始連結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小女孩「頭插水果刀」淡定走進醫院 最新狀況曝光
和爺爺爬山遇難!8歲童自救獨自倖存 他感嘆:大人都可能會崩潰
女兒生病!粗心爸「帶兒看醫生」 打給老婆問病情才知帶錯人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