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全球股市牛氣沖天,推升境內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重返成長軌道,站穩新台幣5,000億元大關,其中美國及科技主題基金最為吸金,此外隨亞股市場創高,也帶動大中華、越南等基金近一季規模增長有亮眼表現。
境內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規模先前受貿易戰等利空衝擊,導致今年4、5月連兩個月回跌,不過隨不確定性消除,加以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全球股市近一季重返多頭甚至屢創新高,使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自6月再度站回5,000億元大關,7月更上層樓,來到5,173.4億元,為今年2月以來新高。
受惠美股及科技股強彈,帶動復華華人世紀、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統一全球新科技、瀚亞美國高科技等基金近一季績效多有2~3成,並有逾10億元的規模增長;在越南及大中華股市近期翻揚帶動下,中國信託越南機會、統一強漢等基金規模亦有明顯進帳。
根據8月美銀美林經理人最新調查顯示,經理人樂觀情緒升至6個月以來新高。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市場不確定性緩解、投資風險情緒改善,帶動資金持續回流股市,由於聯準會9月降息機率升溫,將有助全球股市震盪走強。後市採全球分散配置策略,聚焦美、台、中、日等科技創新題材,搭配軍工航太、電力基建等趨勢產業布局。
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俊瑞指出,因企業財報強勁支撐科技類股表現,基金持股水位仍採中性偏多操作,持續看好算力、高速傳輸受惠的半導體等AI基礎建設供應鏈,以及相關應用軟體表現機會。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指出,第二季財報已開始顯現企業獲利上修的積極訊號,為股市延續漲勢提供堅實支撐。關稅政策影響逐步趨緩,特別是半導體業者可透過擴大美國投資實現關稅豁免,有效降低貿易不確定性,對科技股形成利多支撐。AI相關企業資本支出呈現強勁成長態勢,推動產業基礎建設加速擴展,且產能擴充需求持續旺盛,預期投資動能將維持強勁表現。投資策略上將持續聚焦具備獲利上修潛力的AI與科技優質個股。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認為,關稅問題只是過渡階段,AI產業才是長期決勝關鍵。台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核心,有望站穩全球AI投資紅利第一排,建議投資人聚焦具競爭優勢的AI產業,鎖定半導體、資料中心設備等關鍵領域的基金,趁市場震盪機會伺機布局,把握在全球資本轉向新科技時代中搶得先機。(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欣文/台北報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