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新技術解密 跨專科協作安全導航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4 Comment:0

在屯門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我們一直追求以最尖端技術和跨專科服務,為病人提供精準、優質的治療。最近引入的「術中磁力共振掃描」和「磁波刀」系統,不僅讓我們的醫療團隊如虎添翼,更重要的是,能為病人帶來更安全、更精準的醫療體驗。當然,在引入這些香港前所未有的新技術和設備時,同事需要克服眾多不同挑戰。

撰文:新界西醫院聯網總監王耀忠醫生

屯門醫院引入術中磁力共振服務,掃描室與手術室相連互通,讓病人在手術及全身麻醉期間接受掃描造影,醫生更準確清除腦腫瘤組織。

手術室的「GPS導航」系統

試想像,在進行腦部手術時,醫生能夠像使用GPS導航一樣,實時「瓹窿瓹罅」看到腦內情況,隨時調整手術策略——這就是「術中磁力共振掃描」的厲害之處!屯門醫院已率先引入「術中磁力共振掃描系統」,手術室與掃描室相連,醫生可於手術途中直接將病人送到鄰近的掃描室進行即時掃描,為「導航系統」提供及時「地圖更新」,醫生可掌握最新「路面情況」,提高完全切除腫瘤機會和病人安全。它特別適合用於複雜腦腫瘤等手術,讓醫生在切除病變組織的同時,最大程度保護健康的腦部區域。

項目成功開展,有賴手術室、放射科、麻醉科及腦神經外科團隊的緊密合作。從硬件配置、無菌環境至人手調配,每一步均需事前精密規劃和部署,做到一絲不苟,確保病人於無菌環境下轉移。

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均須通過金屬檢查,確認身上沒有任何金屬物品,才可進入磁力共振掃描室。

向航空業取經 打造安全新標準

磁力共振(MRI)雖具備高精準度,但其運作必須配合嚴格安全規範。為確保手術過程安全無虞,我們的團隊特意借鑒航空業的嚴謹標準,獨創了一套安全流程系統。就像航班起飛前需完成數十項檢查,我們為每個手術環節都制定了明確指引,例如使用無菌材料為患者傷口覆蓋專用「防護層」。

接受磁波刀治療的病人在治療後即時用筆畫線測試手震情況。

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一系列嚴格程序,確保術中病人和醫護人員在移往掃描室時的安全。由於MRI儀器就像一塊巨型磁鐵,而毗鄰的手術室難免會使用帶金屬部件的手術器械。我們特別設置了安全把關機制──由專職安全員使用金屬探測儀,配合特製識別標誌,確保每位轉移人員與患者身上絕無金屬物品,務求能滴水不漏地守護所有人的安全。

為落實這套精密流程,負責術中MRI的全體團隊成員均完成嚴格培訓與實操演練。我們開玩笑說,現在每位同事都具備「航空級」安全素養,能為患者提供最安心的醫療服務。屯門醫院神經醫學中心建立的這套術中MRI安全標準,未來將成為醫管局其他醫院引進同類服務的重要參考範本。

術中磁力共振系統的實時測溫功能讓醫生精準為腦部靶點進行超聲波聚焦「升溫」。

無創治療新選擇

筆者想分享的另一套「導航恩物」,是由醫管局腦神經外科統籌、去年底落戶屯門醫院的「磁波刀」。它除了能精準導航,更像一把「無形的手術刀」,原發性震顫患者不需要開顱,就能透過高能量聚焦超聲波,精準治療震顫等疾病,成效更是即時可見。病人術後很快便能恢復日常活動,大大減少傳統手術的風險和不適感。

未來,屯門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會繼續引進更多創新技術和服務。我們已開設專屬網站,提供各項先進技術的詳細介紹及服務內容,歡迎公眾瀏覽https://www.ha.org.hk/tmh/nsc

醫院管理局。(資料圖片)

《香港01》「01醫務所」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逢星期三刊登由醫護人員撰寫的專欄《園遊。杏林》。

「杏林」出自三國時代名醫董奉的故事,後世以「杏林」稱頌醫護,數位來自醫管局的杏林中人帶領看倌園遊杏林大觀園,透過文字細數杏林人、杏林事,分享箇中點滴緣由。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