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斥澤連斯基說話不動腦:中國不欠你

Date: Category:國際 Views:1 Comment:0


本周,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曾表示,俄方支持為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同時不排除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以及中國提供所謂保障。然而,烏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宣稱,「不需要中國作為提供安全保障的國家」。他聲稱,中國「未能阻止」戰爭爆發。

對於烏方言論,外交部22日已回應表示,中方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一貫光明磊落,秉持客觀公正立場,有關各方對此是清楚的。「我們認為,各方應當本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烏克蘭危機的政治解決。中方願意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據白俄羅斯通訊社22日報道,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當天在明斯克接受多國媒體採訪時提及澤連斯基這一言論,批評其發言缺乏考量、過於輕率。

2025年1月26日,白羅斯明斯克,圖為盧卡申科在記者會上發表講話。(Reuters)

「(他這話說的),好像中國就應該出手並阻止戰爭發生似的!避免戰爭的責任本來就在於他們自己」,盧卡申科斥責道。

他還表示,「而且必須明確一點,如果沒有中國這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參與及其提供的保障,要在世界任何地區實現持久和平都將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澤連斯基說話前應三思而後行,不該如此輕率。」

當被問及白俄羅斯是否可能成為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國」時,盧卡申科回答說,「通常來說,討論安全保障國時,人們首先會想到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比如美國、中國這類大國,也包括非安理會成員國的歐洲主要國家,有時甚至會提到白俄羅斯。」

「但之前有人私下向我提出這一想法時,我不禁反問:為另一個國家提供這樣的安全保障,真的符合我們的利益嗎?」他說。

2025年8月18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白宮會見美國總統特朗普(不在途中)和歐洲多國領導人,就結束俄烏戰爭進行談判。(Reuters)

盧卡申科表示,白俄羅斯當然可以介入干預烏克蘭局勢,「但我們並不急於這麼做。」

在他看來,白俄羅斯的當務之急,是與俄羅斯採取措施,防止烏克蘭未來成為針對兩國發動攻擊的「跳板」。因為歐洲國家正尋求與美國一同擔任烏克蘭的安全保障國,且各方已在討論向烏克蘭派遣軍隊等議題。

另據俄媒塔斯社22日報道,多名專家和分析人士對澤連斯基提出批評,指其言論既不合邏輯,也有失公允。

上海環太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理事長兼中心主任王南森指出,過去三年裏,中國一直從烏克蘭進口農產品,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派遣特使斡旋以推動和平談判。

「澤連斯基的言論顯然不坦誠。」他認為,澤連斯基未能與鄰國建立良好關係,導致烏克蘭陷入西方與俄羅斯的博弈中心,淪為西方代理人,「如今還得繼續為他人的利益行事」。

上海社會科學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祁也對俄媒表示,澤連斯基無法否認中國作為大國在斡旋解決俄烏衝突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但他只關注北約國家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彈藥、加劇衝突烈度,對中方在《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中提到的12點重要原則倡議視而不見。

2025年8月23日,圖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左),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中),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右)。(Reuters)

他強調,中國始終堅持一貫立場,呼籲俄烏衝突雙方通過談判等政治手段解決爭端,「我認為,澤連斯基並未完全認清西方所推行路線的最終後果。」

孫祁進一步表示,中方將繼續扮演「推動政治解決的斡旋者」角色,而非強迫某一方採取特定行動,「各方均為主權國家,中國不會像美國那樣,要求這些國家必須履行某些義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的研究員王曉泉也表示,除了明確提出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衝突的倡議,中國為推動解決烏克蘭危機已經付出了大量努力。

「中國並非只停留在口頭表態,而是在系統性地幫助解決問題」,他強調。

2025年8月14日,俄羅斯莫斯科,圖為普京在與美國進行峰會前夕於克里姆林宮召開內部會議。(Reuters)

早些時候,俄羅斯外交學院副院長奧列格·卡爾波維奇也在接受俄媒採訪時表示,俄外長提出的安全保障建議,其可行性與現實意義要強。安全保障的核心內容仍需與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協商,「其中中國的參與至關重要,中方在這一進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不過,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教授德米特里·奧菲採羅夫-別爾斯基認為,由於擔憂中國在全球政治中影響力上升,西方可能永遠不會接受中國以安全保障方的身份參與其中。

他同時提到,俄羅斯正在推動達成一項和平協議,以全面解決烏克蘭危機並確保衝突不再發生。「構建穩固的安全架構需要時間,俄羅斯已準備好為此開展長期談判」,他補充說。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