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所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授牌 港大中大科大校長出任實驗室主任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1 Comment:0


國家科學技術部今早(25日)於政府總部向香港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實驗室均來自本港大學,包括港大、中大、科大、城大及理大;其中港大校長張翔、中大校長盧煜明及科大校長葉玉如擔任實驗室主任。另外,港大新發傳染性疾病實驗室由管軼及袁國勇擔任主任。

國家科學技術部今日為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特首李家超亦出席活動。圖示李家超(前排中)、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前排左四)、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周霽(前排右四)、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前排右三)、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前排右一),以及其他嘉賓合照。(政府新聞處圖片)
香港「全國重點國家實驗室」

國家科學技術部今授牌 15所重點實驗室港大佔三分一

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今年7月1日已投入運作,今日由國家科學技術部授牌。15所全國重點實驗室中,港大佔5間、中大4間、科大兩間、城大兩間、理大一間,以及科大和理大合作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

港大全國重點實驗室今日(25 日)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授牌。光量子物質全國重點實驗室由校長張翔(右一)負責。(港大提供圖片)

港大5間實驗室研究方向分別為新發傳染性疾病、肝病研究、合成化學、生物醫藥技術及光量子物質。當中,光量子物質全國重點實驗室由校長張翔負責,融合光子學與二維材料,研發量子與超構材料,聚焦超快過程與拓撲結構,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由管軼及袁國勇率領的新發傳染性疾病實驗室於2005年成立,集監測與預警、基礎和臨床及應用轉化研究於一體。

中大轉化腫瘤學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授牌。(左起)中大校長兼轉化腫瘤學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盧煜明、國家科學技術部陰和俊部長、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及香港中聯辦周霽主任。(中大提供圖片)

中大實驗室研究方向分別為轉化腫瘤學、農業生物技術、消化疾病研究及量子信息技術與材料。中大校長盧煜明為轉化腫瘤學實驗室主任,他表示將通過深化合作、人才交流和改善創新生態,提高香港及内地科技水平。

科大全國重點實驗室今日(25 日)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授牌。校長葉玉如(左一)擔任神經系統疾病實驗室主任。(科大提供圖片)

科大兩間實驗室分別研究神經系統疾病及顯示與光電子。當中,科大校長葉玉如擔任神經系統疾病實驗室主任,該實驗室於2009年獲批成立,是香港首個分子神經科學領域及科大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有關實驗室未來將聚焦神經疾病機理、診療手段及新技術開發,整合跨學科團隊與人工智慧技術,推動成果轉化及人才培養。

城大校長梅彥昌(左六)表示,校方擁有兩所全國重點實驗室,反映城大科研和創新實力備受國家科技部肯定。(城大提供圖片)

城大兩間實驗室分別研究太赫茲及毫米波,以及海洋環境健康。太赫茲及毫米波由城大副校長(社區聯繫及協作)陳志豪帶領,實驗室於2008年成立,通過天線、晶片、成像、微波光子學、通感一體化及光電材料及器件等前沿研究與跨學科合作推動第六代無線通訊的發展。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右三)、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李向東教授(右四)、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超精密加工與計量學講座教授張志輝教授(左五)以及其他嘉賓,一同出席「在港全國重點實驗室授牌儀式」。(理大提供)

理大的「超精密加工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則致力於超精密微納加工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發超精密加工機理、先進加工工藝、精密測量技術以及相關加工裝備,推動跨學科應用轉化及產業升級。

另外,科大和理大於2025年合建的沿海城市氣候韌性全國重點實驗室,將聚焦極端天氣預測、城市防災減災、基礎設施韌性、災害預警系統等研究方向。實驗室將發揮科大在岩土工程離心機實驗平台的國際領先優勢,結合理大在工程與政策管理的專長,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推動建設安全、綠色、可持續的沿海城市。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