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24歲悔存高息ETF 達人推3檔早退休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1 Comment:0


【時報-台北電】近年流行高股息ETF,台灣每3人就有1人存高股息,但今年因關稅、台幣暴升,市場動盪,高股息表現沒有市值型ETF好,就有24歲小資女後悔買高息,沒全押市值型,不敗教主陳重銘認為,投資要了解自己(年齡、資產、風險)和商品,建議小資女先追求資產成長,可配置主動型+市值型+高股息ETF;退休族可採用高股息+債券ETF,領息才穩。

陳重銘在臉書表示,小資女大嘆:後悔沒ALL IN市值型ETF!她24歲存6張高息ETF崩潰問:砍掉重練來得及嗎?高股息ETF真的那麼差嗎?怎麼最近幾年一直推出呢?

有專家高呼,他只買XXXX高股息,你沒有看見的是人家快70歲,有好幾間房子,幾個小孩友都有穩定的工作。人家是高資產人士,只要安穩領息,就可以開心過活。

可是你還是年輕小資族,你真的有需要現金流嗎?別人的投資規劃不一定適合你。陳重銘在《富媽媽 窮媽媽》書中,強調你要先了解自己:小資、年輕、高資產、年長等,再來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

陳重銘透露,認識一個80多歲的老人家,把股票資產都放在0056+00878+電信股,人家資產破億,安穩領息過好每一天即可,不需要讓資產多幾個零。

如果你是資產6、7位數的小資族,而且才20出頭(非常讓人羨慕),你的重點還是在於累積資產,有了高資產才有配息的的本錢。所以先後順序應該是:小資>>先重視報酬率>>累積資產>>再重視殖利率>>提早退休。

可以存高股息ETF來退休嗎?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你要「低估配息率」

還有要提醒一個重點,現在的ETF高度競爭,所以引發了不少的亂象,最普遍就是拿平準金跟資本利得來配息,偽裝出來10%的高殖利率,這其實是假的,平準金跟資本利得不會長久。

有人說,存365張高股息ETF,等於每天可以領3千多元?這也是幻術喔!你如果把資本利得跟平準金扣掉,就只剩下一點點了。

那麼,還可以存高股息ETF來退休嗎?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你要「低估配息率」,並且做好不同ETF的配置。配置也是隨年紀跟資產而異,年長高資產可以採用:高股息ETF+債券ETF。

小資年紀輕,陳重銘就建議:主動型+市值型+高股息型,重點是每一個的配置比例,也是隨年紀跟資產而有所不同。所以,在書中教你兩件事:了解自己+了解金融商品。

每個人的風險意識不同,主動型、市值型、高股息型等,這麼多ETF該怎麼選擇?其實萬變不離其宗,重點在於最基本的觀念,你就可以看穿幻術。

陳重銘把30年投資的心得,寫在《富媽媽 窮媽媽》這本書中,一方面紀念老媽,一方面把濃縮後的心得,分享給大家!投資股票多年,他也賠過錢、走過冤枉路。這些寶貴的心得,相信可以對你有幫助,只要你少走一點的冤枉路,就值回票價。(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馮恩惠)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ETF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