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嘯|14個潮汐站水位均較預測高 赤鱲角東相差0.14米屬最多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3 Comment:0

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半島(Kamchatka)今日(30日)發生8.8級地震,日本沿岸多地發布海嘯警報。香港天文台亦發出報告,預計海嘯將於今午約5時到達香港,並會每5至60分鐘再次出現,會比正常潮水高度高出約0.1米或以下。天文台助理台長(天氣預測及警告服務)鄭元中表示,目前日本氣象廳錄得1.3米高的海嘯,由於海嘯途經台灣、菲律賓等島嶼,預計逐漸減弱,對本港影響非常小。

今午5時15分,全港14個潮汐站的實際水位均比預測高。其中,位於本港西面的赤鱲角(東)潮汐站,其預測潮汐及實際水位相差0.14米,是全港14個潮汐站之中最多。

海嘯侵襲日本東太平洋沿海,日本北海道上空的直播畫面。(NHK)

天文台助理台長(天氣預測及警告服務)鄭元中表示,俄羅斯與香港相距5000公里,預計地震對本港不會有太大影響。海嘯方面,目前日本氣象廳錄得1.3米高的海嘯,由於海嘯途經台灣、菲律賓等島嶼,預計波幅逐漸減弱,海嘯於今午5時抵達香港時,料比正常潮水高度高出約0.1米(即10厘米)或以下,影響非常小。鄭表示,天文台會持續監察地震及海嘯變化,與全球不同地區互通消息,並呼籲港人外遊時注意安全。

今午5時15分,全港14個潮汐站的實際水位均比預測高。(天文台網頁)

今午5時15分,全港14個潮汐站的實際水位均比預測高。其中,位於本港西面的赤鱲角(東)潮汐站,其預測潮汐及實際水位相差0.14米,是全港14個潮汐站之中最多,由預測的1.26米上升至實際錄得1.4米。

此外,位於本港西北面的尖鼻咀潮汐站,亦錄得差距最多的第二位,由預測的1.43米上升至實際錄得1.55米,亦是全港錄得最高水位的潮汐站。位於本港北面內陸的大埔滘潮汐站,預測及實際水位差距最少,只有0.01米。

位於本港西面的赤鱲角(東)潮汐站,其預測潮汐及實際水位相差0.14米,是全港14個潮汐站之中最多,由預測的1.26米上升至實際錄得1.4米。(天文台網頁)

翻查資料,潮汐預測均是由天文台利用調和法分析各地點潮汐數據後得到,出現的時間及高度只適用於平均氣象情況,故當實際氣象情況與平均情況有距離的時候,潮汐觀測與預測之間可能出現分別。

天文台在網頁指,在一個潮汐周期內,通常漲潮和退潮會首先在橫瀾島出現,而尖鼻咀則比較遲。潮差方面,以尖鼻咀最大,橫瀾島最小。

2025年7月30日,日本千葉縣,圖為東京放送公司影下4條鯨魚擱淺在館山市一個海岸擱淺。(截圖自YouTube@1tbsnewsdig)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