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新聞]記者黃友柔,編輯歐陽珮婕 / 綜合報導
臺灣ETF市場自2003年首檔產品掛牌以來,歷經20年發展,規模與產品數量大幅成長,如今已邁向成熟階段。政府近年將「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列為發展目標,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在《關鍵對話》專訪中,細談證交所在制度創新、產品布局與國際合作的角色與方向,目標鎖定打造「亞洲那斯達克」的長期願景。
林修銘表示,證交所作為資本市場的經營平台,不僅推動逐筆交易、盤中零股及定期定額等制度,促進普惠金融,也成功吸引國內外資金積極參與。他指出,臺灣是一個「科技智慧島」,具備高比例ICT產業市值等優勢,並且致力投入ESG永續發展與科技防詐措施,將有助於留住本土資金,並吸引更多外資進駐。
▲《關鍵對話》邀請到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分享未來ETF的推動方向及願景。(非凡新聞攝影)
在產品策略上,他透露,主動式ETF是全球趨勢,證交所正加速生態系布局,今年已有6檔主動式股票型基金掛牌,全年可望新增至9檔,預計至明年將達到18檔、餘額規模1200億元的目標,並同步推進多資產ETF及REITs等商品發展。
林修銘進一步指出,過去10年間臺灣股票與債券ETF規模成長逾30倍,顯示具備走向國際的實力與潛力,他表示,證交所與各國交易所展開跨境合作,已與東京證交所達成互掛ETF計畫,9月將正式啟動,未來也評估透過存託憑證(DR)或其他產品包裝,吸引歐美市場投資臺灣ETF。
展望未來,林修銘表示,ETF低成本、低門檻、交易便利的特性,將持續吸引更多投資人,而證交所的角色,就是要當市場創新的驅動者。未來將持續結合虛實通路,透過「e添富」等平台提供正確投資資訊,加強投資人教育,後續隨著法規鬆綁,加速資本市場發展,推廣臺灣ETF走向國際舞台。(非凡新聞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