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峰會|伊朗總統將出席 專家:圖親近中俄及改善海灣鄰國關係

Date: Category:國際 Views:1 Comment:0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將於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Masoud Pezeshkian)屆時將出席。德媒引述專家指出,伊朗此行尋求與俄羅斯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以對抗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並試圖改善與其他波斯灣國家的關係。

伊朗於2023年加入上合組織,之後又成為了金磚國家(BRICS)成員國。

圖為2024年10月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23次會議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舉行,與會者在開幕式合影。(Press Information Department (PID)/Handout via REUTERS)

德國之聲(DW)引述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FES)中東和平與安全區域計劃負責人施奈德(Markus Schneider)表示,透過加入這兩個組織,伊朗正在尋求與俄羅斯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以對抗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同時,德黑蘭尋求改善與中東競爭對手的關係,特別是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

施奈德指出,德黑蘭的目標是「阻止該地區形成親美、反伊朗的軸心,例如由以色列和溫和的阿拉伯國家組成的聯盟」。

德國全球與區域研究所(GIGA)伊朗問題專家塔利比安(Hamid Talebian)表示,鑒於伊朗的孤立狀態、與西方的緊張關係加劇,伊朗的外交政策愈發凸顯出『向東趨勢』(eastward orientation)。尤其是在美國6月介入伊朗和以色列之間戰爭、對伊朗三大核設施進行轟炸之後。

塔利比安稱:「德黑蘭許多政客現在已經放棄了(與西方和解的希望),除了『向東看』別無選擇。」

2024年10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喀山金磚國家峰會全體會議前參加合影儀式。(Reuters)

美以攻擊伊朗,也使德黑蘭與波斯灣國家的關係更加密切。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分析指出「華盛頓毫無保留地支持以色列攻擊,加上對德黑蘭政權更迭的含糊其辭,被波斯灣國家視為魯莽的冒險主義。」

分析補充道,海灣國家領導人吸取了教訓,與伊朗建立了溝通渠道,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德伊朗避免攻擊其利益,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行為。

然而,塔利比安指出,不少伊朗政客認為俄羅斯在美國襲擊期間「沒有給予伊朗足夠的支持」,因此並未排除美伊接觸的可能性。

2025年8月24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在伊朗德黑蘭的一次會議上發表演說。(Reuters)

施耐德也表示:「伊朗目前正在尋求採購中國裝備,以重建其嚴重受損的防空系統。它正在積極準備與以色列的下一場戰爭。」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