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科學館將於明日(8月1日)起至9月7日,舉辦「國家發展成就系列 ——無盡探索: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設四大主題展區,展出逾100件中國在航天、航空及航海領域的展品,包括共6塊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分別在月球正面及背面採集的月壤等。展覽已包括於常設展覽廳票價內,不作另收費。
展出逾100件展品 嫦娥六號返回艙和降落傘首來港
香港科學館於地下特備展覽廳舉行「國家發展成就系列 ——無盡探索:中國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覽。展覽由香港政府和國家航天局聯合主辦,為香港首個展示國家航天、航空和航海三大領域成就的展覽。展覽已包括於常設展覽廳票價內,不作另收費。
展覽將設四大主題展區,包括航天展區、航空展區、航海展區以及香港展區。展覽屆時將展出逾100件中國在航天、航空及航海領域的展品,包括首次在香港展出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分別在月球正面及背面採集的6塊月壤,以及嫦娥六號的返回艙和降落傘等。
另外,展覽將在科學館對出的低層廣場展出1比5、高約12米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和1比1、長約10米和重逾3公頓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模型,並會於館內展示多組大型航天、航空及航海模型等。
特設香港展區 介紹香港科學家太空探測和深海探索貢獻
展覽今次特設香港展區,介紹香港科學家在國家太空探測和深海探索等領域的重要貢獻,例如理工大學容啟亮教授團隊研發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協助嫦娥五號和六號精準獲取月壤;以及浸會大學邱建文教授通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探索深海生命綠洲等。
6位內地專家分享專業知識 預計約18萬人參觀展覽
香港科學館總館長劉啟業表示,展覽將安排6位在航天、航空和航海領域的內地專家與公眾和學生分享專業知識和互動,歡迎學校聯絡館方報名參加。香港科學館館長(展品)袁月寶則預計將有約18萬人參觀展覽。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致辭時指,衷心感謝國家航天局的鼎力支持,並把月壤等珍貴展品帶來香港展出,又感謝所有協助國家的香港研究人員。他又指,特區政府正在籌劃創建介紹國家發展和成就的博物館,內容涵蓋國家歷史、政治、經濟發展、科學、文化、國家安全等多個議題,今次展覽內容正好為即將籌建的博物館提供參考。他期望博物館能展現香港作為連接國家與世界文化樞紐的角色,向世界說好中國故事,並向公眾宣傳愛國主義教育。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李國平致辭時指,香港在在國家的重大成就包括月球探測和火星探測等方面,充分發揮自身科研的創新優勢並作出重要貢獻,並對支持及參與國家航天、航空和航海事業的香港各界人士致以感謝。他期望展覽能令香港市民了解祖國的航天、航空、航海的事業發展,以及激發香港年輕一代對科學的熱情。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