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近百萬營運民間搜救隊 創辦人盼宣揚守望相助精神|行山意外

Date: Category:体育 Views:3 Comment:0

在香港發生行山失蹤的意外時,除了消防、警察、民安隊等政府部門會行山搜索外,還有不少民間搜救團體會義務出動,包括在2021年成立的香港守望者服務團。目前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有35人,另設動物救援隊有20人,創辦人Anson透露,服務團的主要資金來自他與女友的人工,估計近5年已投放接近100萬購買裝備、支付燃油雜費。
Anson出錢出力,本身有一份工程正職,工餘參與搜索,有時通宵達旦,他坦言幾乎放棄了所有興趣,日常十分疲累,但他願意堅持下去,希望宣揚守望相助的精神。他表示未來兩年與宗教團體的戒毒中心合作,教導戒毒人士山野搜索的知識,令他們的生命由負能量變成正能量。

香港守望者服務團創辦人Anson接受訪問。(顏銘輝攝)

Anson參與制服團隊多年,一直是香港少年領袖團(前稱「皇家香港軍團(義勇軍)少年領袖團」)成員。在2004年,他透過新聞媒體見到南亞海嘯的災情,生出參與搜救之心,奈何建議被高層婉拒。在2021年,飛鵝山的石樂蕎失蹤事件,重新燃起他救災救人之心。透過網上群組,Anson與其他7名素未謀面的熱心人士結伴上飛鵝山搜索,由晚上找到凌晨,儘管沒有找到失蹤者,但他們8人志同道合,由那時起成立香港守望者服務團。

Anson與香港守望者服務團的巡邏車合照。(顏銘輝攝)

創辦人Anson:盼以過去所學回饋市民

過去幾年,其餘7人因不同原因離隊甚至移民,現仍在香港守望者服務團中的創始人只餘Anson一人。他說:「我只想將市民給我的技能貢獻出來。以前參加義勇軍少年團真的一元也不用花,由帽到鞋都是公家送的,政府的錢就是來自納稅人、市民。」目前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有35人,另設動物救援隊有20人。由於成員本身皆有正職,所以每次只能派十個八個人出動。

Anson在2021年創辦香港守望者服務團。(顏銘輝攝)

盼望民間與政府搜救隊伍多合作溝通

2023年發生了兩件頗轟動的山野失蹤事件,事主分別是甯國良及曾憲哲,結局一悲一喜。甯國良失蹤三周,被發現倒斃在黃竹山與茅坪之間的密林;至於曾憲哲就在失蹤的第八日在老鼠田坑一帶被尋回,奇蹟生還。Anson創立的香港守望者服務團積極參與這兩宗搜救,逐漸為外界熟悉。他說:「甯國良那次,我們十號風球都沒有馬上下山,因為初時能見度偏高,大雨但不是很大風,所以都能應付得到,但後來能見度太低,這樣行都沒有意義。我們不是要一命換一命,不能逞英雄。」

在曾憲哲的搜救行動之中,Anson發現政府部門及民間團體能夠有更有效地合作,事半功倍。他說:「那個男孩子有個契爺是警察,都做到幾高級,他幫忙做聯繫,令我們跟失蹤人口調查組、消防、民安隊互聯資訊,我覺得幾好的,起碼我們之間不會重複搜索。」他長遠希望各支民間團隊以至政府的搜救部門可以設立一個聯合通訊中心,更有利分配人力資源,最快找到失蹤者,他續說:「近幾年很常說爭光環。我覺得要以失蹤者為大。」

Anson在2023年的訪問:民間搜救隊走遍全港有危機即出動 盼700萬人相守望

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早前到獅子山搜索失蹤人士。(Facebook)

談到政府部門對民間組織的態度,Anson認為警察的變化最大,他說:「最初的時候,警方覺得我們多事。我們跟不同部門都溝通過,我覺得轉變最大是警察方,由最初零溝通,到現在我會打電話去問,介不介意我們幫忙。他們真的會給資料,又會代我們去問家屬,介不介意民間組織也幫忙尋人。警方願意做中間的那道橋去幫忙。大家警民合作到,也是一件好事。」

香港守望者服務團為大型活動提供急救服務。(Facebook)

疫情期間,香港出現了行山熱潮,所以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成立頭兩年,以搜索行山失蹤的個案為主,但近兩年就參與較多市區搜索,尋找失蹤的腦退化、自閉症、唐氏綜合症的患者,甚至搜救失蹤的寵物,又會為大型活動提供急救服務,而在打風期間,他們會駕車到各處巡邏。他說:「近兩年,我們出動上山的次數的確少了,少了不少。可能是本地人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又或者根本是太多地方可以去玩,不需要留在香港行山。」

香港守望者服務團近日到西貢萬宜水庫搜索失蹤人士。(Facebook)

Anson本身從事工程工作,上班時間長,下班後還兼顧香港守望者服務團,難道不累嗎?他道:「其實很累的,我以前有很多興趣,踩單車、打劍擊、潛水……我什麼都喜歡玩。如果是靜態活動,我會吹笛、喜歡影相、玩遙控玩具,但因為這件事(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我停了所有興趣。有錢都先用來幫人,不浪費金錢及時間,去旅行都少了很多。上次去日本是2024年能登半島地震後,與幾個隊員及女朋友去過去希望幫忙,但他們的自衛隊拒絕外來的團體及個人支援。」

上山搜救時,頭盔、照明工具都是重要的裝備。(顏銘輝攝)

營運香港守望者服務團4年 Anson與女友投放近百萬元

搜索隊要有很多裝備,由最基本的頭盔、照明工具、繩索以至對講機、熱成像手提儀器,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最近還買了一部陳舊的二手車做巡邏車。說起錢,錢從何來呢?Anson說:「主要是來自我們兩個(我及女朋友)的人工。除了交租及日常使費,我們將其他錢都放到團上。」投放了多少錢?他答:「真的不懂怎去計,我估計都接近100萬。」他十分感謝女友一直以來的支持。

Anson花錢為香港守望者服務團添置裝備。(顏銘輝攝)

Anson還感謝傳媒的幫助,協助發放尋人的資訊。他表示成立香港守望者服務團初期主張低調,但後來發現太低調反而會令失蹤者家屬沒有信心。他解釋:「沒有人認識的問題是,家屬不夠膽給你資料,對方不知你是什麼人,不知是不是騙案,所以在2023年起,我們就接受訪問。」他表示目前正申請香港守望者服務團為慈善團體。

Anson喜歡香港人守望相助。(顏銘輝攝)

堅持下去,是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心願,改變社會的風氣,拉近人與人、民間與政府的關係。Anson說:「就是守望相助,這件事是以前香港的核心價值。父母去上班,靠鄰居照顧小朋友,樓上樓下可以借豉油、米……茶米油鹽全部可以借。我覺得以前的環境融洽得多。希望喚醒香港人,不要只顧低頭看電話。做守望者,不一定要加入我的團體。可能你見到有人撞車被捲車底,你去幫忙抬車,那一刻你已經是守望者。」

Anson希望宣揚守望者的精神。(顏銘輝攝)

Anson透露,他們將與基督教新生會合作,在對方的戒毒中心設立基地,在未來兩年訓練戒毒人士,栽培他們加入義務搜救隊的行列。他說:「在一般市民眼中,吸毒者是道友,拖累社會,或者是社會的寄生蟲,都是很差的字眼,而我現在想做的是,將他們轉變成為可以獲得掌聲的人。將他們的生命由負能量變成正能量。」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