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特朗普叫屈:批評我們的國家也與俄羅斯做生意 怎麼不罰

Date: Category:國際 Views:2 Comment:0

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的若繼續購買俄油,印度將面臨額外關稅懲罰的威脅,印度外交部當地時間8月4日發表強硬聲明,批評美國的指責「毫無正當性且不合理」。「那些批評印度的國家自己還在繼續與俄羅斯進行貿易」,聲明強調印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與經濟安全」。

美國《紐約時報》5日報道稱,印度官員和分析人士還質疑,如果美國此舉旨在向俄羅斯施壓,怎麼不處罰同樣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土耳其等其他國家。

4日早些時候,特朗普在其自創的社交媒體「Truth Social」平台上再次指責印度,「不僅購買了大量俄羅斯石油,還將其放到公開市場上出售攫取利潤」,一點兒也不在意烏克蘭人民,「因此,我將大幅提高印度向美國支付的關稅」。上週,他已宣布對印度商品徵收25%的關稅。

印度外交部當天晚些時候對此駁斥稱,印度之所以擴大俄油進口,是因為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傳統石油供應源被轉向歐洲,而當時「美國還積極鼓勵印度這樣干以加強全球能源供應鏈的穩定」。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今年早些時候發布報告稱,俄羅斯已成為印度主要石油供應國,進口量從衝突前的每日不到10萬桶(佔總進口量的2.5%),增加到2023年的180萬桶(佔比達39%)。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2024年,約有70%的俄羅斯原油出口至印度。

印度能源部長普里(Hardeep Singh Puri)上個月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曾為此辯護稱,印度進口俄油是為了確保印度消費者可以負擔得起能源價格,同時也有助於全球市場的穩定。

「如果個人或國家在那個階段停止購買(俄油),石油價格將上漲至每桶130美元。」普里說,「當時包括美國在內的友好國家都建議我們購買俄羅斯石油,但要在價格上限內進行。」

上屆美國政府也公開承認印度此舉是他們的「精心設計」。去年年初,有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表示,印度正在實施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案:讓俄羅斯石油繼續流入全球供應,但價格保持低廉,以減少俄羅斯的收入。

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的若繼續購買俄油,印度將面臨額外關稅懲罰的威脅,印度外交部當地時間8月4日發表強硬聲明,批評美國的指責「毫無正當性且不合理」。(印度外交部)

「他們購買俄羅斯石油,是因為我們希望有人在價格上限的框架下購買俄羅斯石油;這並不違反規定。」去年,時任美國駐印度大使加塞蒂(Eric Garcetti)也坦言,「這實際上是政策設計,因為作為一種商品,我們不希望油價上漲,而他們也滿足了這一要求。」

一名印度官員對《紐約時報》透露,在特朗普上週宣布要對印度徵收25%的關稅並威脅要對該國購買俄油的行為施加額外處罰後,印度政府「沒有向石油公司發出任何指示」以減少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

與此同時,該報稱,印度也正努力分析特朗普突如其來的指責的背後動機。一些官員和分析人士認為,這是特朗普對美印貿易協議談判進展不順的一種施壓手段,也可能是他對烏克蘭和談推進數月卻毫無進展後,試圖在對俄問題上「展示強硬」的作秀。

但如果此舉旨在向俄羅斯施壓,印度官員和分析人士認為這不會奏效,因為包括土耳其在內的許多其他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並沒有面臨類似的處罰。

印度官員還批評美國和歐盟「雙標」嚴重——為自己留出與俄羅斯進行貿易的空間,同時卻懲罰其他國家。印度外交部在聲明中回應稱,那些「批評印度的國家自己卻在繼續與俄羅斯進行貿易,且與我們不同,他們並無國家戰略上的迫切需求」。

聲明沒有直接點名「那些國家」,但接着指出,2024年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雙邊商品貿易額達675億歐元,2023年服務貿易額達172億歐元,而這整體「遠高於印俄之間的貿易量」。

不過,印度駐俄羅斯大使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前的一年裏,印俄雙邊貿易額創下687億美元新高,是疫情前貿易額101億美元的6倍多。

印度還指出,歐盟與俄羅斯的貿易不僅涵蓋能源,還包括化肥、化工產品、鋼鐵等多種產品。就連指責印度的美國也繼續進口俄羅斯的六氟化物用於核能、鈀金用於製造電動車,以及化肥和其他化工產品。

美國政府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額為52億美元,較2021年的360億美元大幅減,而美國也沒有對俄羅斯徵收任何「對等關稅」。

「在這種背景下,針對印度是毫無正當性且不合理的。與任何主要經濟體一樣,印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其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印度外交部在聲明最後寫道。

一位匿名白宮官員向美聯社透露,特朗普最近對印度的施壓僅反映出他對美印貿易談判進展感到沮喪,他只是想在談判中展現出強硬的態度,並非暗示美國將對巴基斯坦進行任何戰略調整。

然而,存在美國轉向巴基斯坦這一潛在的苗頭就深深刺痛了莫迪政府。美媒稱,莫迪政府一直在積極與特朗普團隊進行貿易談判,在向美國商品開放更多印度市場和國內的保護主義體系之間尋求平衡。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甚至向美國提出了「該國歷史上最廣泛」的讓步,有報道稱印度考慮購買一些美國農產品,而這對莫迪來說是一個政治敏感問題,幾年前他曾面臨長達一年的農民抗議。

而特朗普在今年5月的印巴衝突後,重複強調近20次,稱是他調解了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軍事衝突,卻未獲得應有認可。

美媒指出,這對莫迪來說是一個充滿風險甚至緊張的話題。在國內,他將自己定位為對巴基斯坦態度強硬的領導人。在國際上,他為孤立這個國家做出了巨大的外交努力。因此,特朗普的說法劃出了一道深深的傷口,讓印度有一種感覺,即美國可能不再是其戰略夥伴。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