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全球醫療需求不斷提升及創新技術加速落地,生技產業再度成為市場焦點。法人認為,2025年生技股在併購潮、AI驅動藥物研發、精準醫療及監管政策加速推進等多重利多下,長期投資價值浮現,尤其中小型創新生技公司具備更佳爆發潛力。
富蘭克林坦伯頓生技領航基金經理人依凡.麥可羅表示,預期的併購活動、精準醫療、AI創新、資本市場回溫、腫瘤學及基因療法等高成長領域實力,有助提振整體生技股前景。擁有創新產品線的生技公司,特別是腫瘤學、罕見疾病領域標的,仍是大型製藥公司積極收購的目標,這也提升小型生技股估值表現。
根據StartUs Insights數據,全球生技市場規模2024年成長2.5%,至2034年預計達5.85兆美元,2025-2034年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達13.6%,AI研發、個人化醫療及3D生物列印等將成為驅動主軸。
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認為,儘管近期財報及財測帶來短期波動,醫療產業基本面仍具韌性,2025年獲利成長率預估達12.6%,高於S&P 500的9.3%,評價面亦具吸引力,目前本益比16倍低於大盤及科技產業。
川普政府雖考慮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但由於大型製藥廠毛利高且需求分散,整體衝擊有限,加上美國FDA新任局長上任後,將加速審核流程,結合AI計算模型、類器官測試等創新技術,可有效縮短藥品研發及上市時程,降低成本及藥價。
百達生物科技策略團隊也看好監管加速及產業整合帶來的機會,特別是在中小型生技公司中,今年已參與多項併購題材,未來預期併購熱潮將持續延燒。近期美國FDA啟動「委員會國家重點優先憑證」(CNPV)試點計劃,更是重大政策突破,符合國家重大醫療需求的新藥,審查時程可從10-12個月大幅縮短至1-2個月,為創新藥物快速上市及企業市場布局創造有利條件。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