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官方再次確認永不推已讀功能 免增社交壓力保用戶回應自由

Date: Category:科技 Views:1 Comment:0


作為每年都要被闢謠的「釘子戶話題」,微信(WeChat)官方再次明確表態:從一開始就沒有已讀功能,以後也不會有。

就在8月7日,微信派公眾號發布文章《為什麼微信沒有已讀功能?》,裏面插入了一段長達30分鐘的音頻,騰訊公關總監張軍詳談了部分社交軟件有已讀功能的原因以及微信不做已讀功能的初衷。

網民也是在微信官方公眾號下表示贊成。(公眾號@微信派)

社交軟件看上去很簡單,但只要用過的人都知道,特別對用過職場社交軟件的人來說,「已讀」功能會增加訊息接收者的心理負擔和社交壓力,沒有已讀意味着下班後能安心「人間蒸發」——深夜收到老闆消息可以假裝睡着,收到誇獎時能花20分鐘搜攻略再回復,不必承受「已讀不回」的職場壓力。

在愛情與親情裏,已讀功能也有可能會「埋雷」。異地戀情侶因未及時回覆引發猜忌,父母的催婚消息若顯示「已讀」,只會加劇家庭關係的緊張。

老狐以前曾經用過釘釘,裏面的「已讀」功能,很多時候會讓我連聊天界面都不敢點開,生怕沒及時回覆引發批評,這種社交焦慮正是微信想要避免的。

現在來看,微信的設計邏輯始終圍繞「減少社交壓力」。

不同於企業微信的已讀回執,微信作為生活工具,更注重熟人社交的邊界感。微信團隊始終堅持「把回應與否的選擇權交還給用戶」,讓每個人都有在數字洪流中「裝死」的自由。讓用戶在微信裏面,也能有「和老闆、家人擁有同等的隱身權」。

微信開機畫面裏,孤獨的人站在地球前,或許正是其設計哲學的隱喻:

在渴望連接的同時,也需要不被打擾的空間。

這種「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克制,也正是讓微信成為數字時代的避風港。

畢竟社交的真諦不是即時響應,而是保留喘息的餘地——你永遠有權選擇「正在輸入」後,安靜地關掉對話框。

相關閲讀:WeChat重磅更新 聊天記錄可自動備份:支援USB手指、SSD等設備(點擊連結看全文)

+4

【本文獲「科技狐」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kejihutv】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