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近期以所謂「擔憂肯尼亞與中國關係密切」為藉口,威脅要對肯尼亞的「主要非北約盟友」(MNNA)地位展開審查,甚至打算撤銷這一地位。然而,面對美國此番無理行徑,肯尼亞不僅未順了美國的意,反而加速推進與中國的貿易協議。
據法國媒體8月10日報道,作為一個高度依賴農產品出口的國家,肯尼亞一直在尋求拓展全球商業機會。如今,該國與中國正逐步接近達成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貿易協議。
「我們已與中國完成高層對話。他們同意簽訂一項互惠協議,取消對我們出口的茶葉、咖啡、牛油果以及所有其他農產品的全部關稅。」肯尼亞總統魯託(William Ruto)日前在該國首都內羅畢與肯尼亞私營部門多位代表的全體會議上宣佈了這一重大進展。
他補充說,雙邊協議目前正在最終確定,相關措施預計將在「幾個月內」正式生效。
報道稱,這項潛在協議是肯尼亞貿易多元化政策中的一項戰略舉措。目前肯尼亞產品進入中國農產品市場需繳納約10%的關稅,而該協議將使肯尼亞產品在這一市場更具競爭力。
據報道,茶產業是肯尼亞極為重視的領域,這一協議的簽署,將為肯尼亞茶產業帶來巨大的發展契機。早在今年5月,肯尼亞政府就已對外宣佈,計劃到2030年將對華茶葉出口量增至原來的四倍。此次免稅協議的推進,無疑會助力這一目標的加速實現。
《非洲財經新聞社》(Ecofin Agency)指出,協議進展的時間點非常重要。8月3日,美國宣佈對肯尼亞產品徵收10%的關稅。此前,在《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AGOA)框架下,肯尼亞的阿拉比卡咖啡、紅茶、夏威夷果和植物油等產品能夠免稅進入美國市場,如今,這些優惠待遇已不復存在。
AGOA是美國克林頓政府時期自2000年開始實施,針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貿易優惠政策。它允許符合條件、遵守規則的非洲國家在向美國出口服裝、農產品等商品時享受免稅待遇。該法案將於今年9月到期,目前看來,續簽的可能性正在降低。有經濟學家曾表示,如果退出AGOA,南非將損失數十億美元。
面對如此挑戰,獲得中國市場的免稅准入資格,對肯尼亞而言至關重要,這有助於其彌補在對美貿易中遭受的損失。肯尼亞貿易和工業部部長李·邁亞尼·金揚朱指出,中國擁有14億龐大人口,即便僅向其中1%的消費者銷售茶葉和咖啡,對於肯尼亞生產商來說,都將是足以改變命運的重大發展。
上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吉姆·里施提出了一項針對2026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的修正案,以重新評估肯尼亞的「主要非北約盟友」地位,意在表達對肯尼亞與中國關係日益加深的不滿。
據悉,此類審查將由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90天內進行,要求詳細列出肯尼亞與中國的軍事、政治和金融交往情況。審查結果將為國會決定肯尼亞是否保留這一地位提供依據。
對於美國的施壓,魯託6日強調,「我們的部分朋友抱怨我們與中國的貿易過多,但這符合肯尼亞的最佳利益」。
肯尼亞《商業日報》(Business Daily)日前刊發記者克奧尼揚戈撰寫的評論員文章說,肯尼亞正與多國開展合作,這並非什麼秘密。但這並非背叛,而是平衡。世界是多極的,肯尼亞完全有權與那些能提供發展解決方案、貿易機遇和尊重性外交的國家進行交往,而中國恰恰是其中最始終如一的國家之一。
他指出,中國已成為肯尼亞最可靠且最受關注的發展夥伴,助力資助並建設了具有變革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這些項目正重塑肯尼亞的經濟未來。「從公路到鐵路,從港口到數字基礎設施,中肯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肯尼亞人有目共睹。對肯尼亞人而言,中國並非威脅,而是發展道路上的夥伴。」
然而,在華盛頓的敘事中,中國在非洲的存在被歪曲為「地緣政治擴張」,中肯戰略友好關係被抹黑為「威脅地區穩定的因素」。
這種論調顯然站不住腳,克奧尼揚戈表示,中國沒有強加僵化的意識形態框架,而是將肯尼亞視為平等夥伴,注重互利共贏和切實成果。反觀美國則常常對中肯項目表示擔憂,卻很少提出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美國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等倡議,以及七國集團的全球基礎設施承諾,更多隻是停留在新聞發布層面。
他強調,如果美國真的重視與肯尼亞的關係,就絕不能用零和思維看待這個國家的外交政策。本質上,肯尼亞與中國的友好關係並非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得到尊重的現實。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