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款遞延、旅遊與消費潮齊發,帶動信用卡市場回溫。金管會今(12)日公布最新統計,32家發卡機構6月信用卡簽帳金額達3,937億元,較5月增加219億元、月增5.9%,終止連續3個月下滑,海外刷卡量更衝破600億元大關,寫下歷史單月新高,上半年累計簽帳金額為2兆2,499億元,則出現年減4.03%的狀況。
由於今(2025)年綜所稅申報延長至6月底,刷卡報稅金額跟著延後至7月中入帳,以致6月簽帳額較去年大幅下滑1,706億元之多,年摔高達3成。但海外刷卡表現卻有亮眼成績,不畏7月末日海嘯傳言,單月刷出616億元,占整體簽帳額15.63%,雙雙改寫史上新高紀錄,顯見出國旅遊的熱潮持續爆升。
進一步觀察個別銀行表現,國泰世華6月以685.36億元蟬聯單月「刷卡王」寶座,已連續3個月居榜首;中國信託以671.06億元再次黯然落居榜眼。不過在手續費收入部分,中國信託仍略勝一籌,6月合計簽帳、循息及預借現金手收金額達11.44億元,第2個月登上「手收王」;國泰世華則有10.55億元的收益,成為唯二破10億元大關的業者。
至於第三至第五名之爭同樣精彩,3家銀行在伯仲之間拚搏,依序為台北富邦509.76億元、玉山銀行494.95億元與台新銀行438.49億元。前五大6月刷卡金額均較5月成長,顯示市場在暑假與檔期活動帶動下呈現回升市況。
累計上半年刷卡金額,國泰世華以3,872.3億元突破防線,強摘上半年「刷卡王」桂冠,與亞軍的中國信託3,871億元差距僅1.44億元,雙強競爭白熱化將延伸至下半年。台北富邦以2,950億元穩居第三,玉山銀行與台新銀行分別累積2,762億元與2,427億元,凸顯大型發卡機構的吸金能力強勁。
金管會分析,6月刷卡金額較5月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是5月底適逢端午連假,部分旅遊與購物消費遞延至6月入帳;第二是暑假前夕的旅遊、餐飲、娛樂等需求提前釋放,尤其國外機票與住宿消費顯著回升;第三是保費等固定支出在6月集中入帳,拉抬整體刷卡量能。
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整體刷卡金額仍呈現年減,主要受到報稅季延長至6月底影響。金管會預期,刷卡繳稅金額將在7月反映,在報稅遞延效應加上暑假消費旺季,將使第3季刷卡金額可望明顯彈升。
整體而言,6月底總流通卡數約5,987萬張,月增7.3萬張;總有效卡數約3,962萬張,較5月上升近8萬張。循環信用餘額約1,154億元;未到期分期付款餘額約1,549億元,逾期3個月以上帳款占應收帳款餘額比率,平均為0.29%。
2025年6月信用卡簽帳金額TOP 10,如下表:

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