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揭呃長者社區券津貼手法 預簽服務紀錄、「有上門、無做足」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2 Comment:0


廉政公署接獲社署轉介貪污投訴,懷疑有人利用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詐騙政府津貼,今日(14日)公布經調查後拘捕5人,包括兩名主腦,分別為一名註冊護士及一名註冊職業治療師,二人各自經營私營護理機構;其餘三名被捕人士為其中一間護理機構的員工。

廉署在記者會上披露被捕人士的犯案手法,指他們唆擺市民為長者申請參加「社區券」計劃,向社署訛稱其護理機構為長者提供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藉以詐騙政府批出津貼,其後由護理機構及申請人的家人攤分津貼。

廉署又指,涉案機構為哄騙長者的家人,令他們以為私下對分的安排並無不當,會為他們提供「速成培訓班」,僱用他們作為掛名員工,安排他們成為家中長者服務的提供者。涉案機構又哄騙長者在空白服務紀錄表簽名,並虛報服務提供者姓名及服務時數;部分個案中,護理機構有上門提供服務,惟「無做足」,偽造服務時數紀錄。

廉署首席調查主任鄭礎明(中)及總調查主任鄒佩均(左),聯同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安老服務)甄麗明(右)向傳媒簡報廉署偵破「社區券」津貼詐騙案的詳情。(廉政公署圖片)
廉署首席調查主任鄭礎明(中)及總調查主任鄒佩均(左),聯同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安老服務)甄麗明(右)簡報廉署偵破「社區券」津貼詐騙案的詳情。(廉政公署圖片)
5名被捕人士的關係。(廉政公署圖片)

兩名主腦唆使家屬為長者申請參加「社區券」 再培訓任服務提供者

廉政公署執行處總調查主任鄒佩均指,案中兩名主腦涉嫌以其醫護專業身份及人脈,唆使市民為長者申請參加「社區券」計劃,向社署訛稱其護理機構為長者提供家居照顧及支援服務,藉以詐騙政府批出津貼,其後由護理機構及申請人的家人攤分津貼。

廉署又指,案中的兩間護理機構聲稱可安排家屬擔任服務提供者,並為他們提供「速成培訓班」,僱用他們作為掛名員工,安排他們成為家中長者服務的提供者,令他們以為私下對分的安排並無不當。

「社區券」津貼詐騙案的犯案手法。(廉政公署圖片)
「社區券」津貼詐騙案的犯案手法。(廉政公署圖片)
涉案機構為哄騙長者的家人,令他們以為私下對分的安排並無不當,會為他們提供「速成培訓班」,僱用他們作為掛名員工,安排他們成為家中長者服務的提供者。(廉政公署圖片)
涉案機構又哄騙長者在空白服務紀錄表簽名,虛報服務提供者姓名及服務時數;部分個案中,護理機構有上門提供服務,惟「無做足」,偽造服務時數紀錄。(廉政公署圖片)

調查又發現,有申請人的子女本身有正職,根本無法在日間照顧其長者家人。涉案人士又涉嫌虛報服務紀錄,以隱瞞護理機構並沒有上門為長者提供服務或服務時數不足的情況,手法包括哄騙長者在空白服務紀錄表簽名,在月頭已簽滿全個月的服務時數紀錄、虛報服務提供者姓名及服務時數。

部分個案中,護理機構有上門提供服務,惟「無做足」,偽造服務時數紀錄,例如有服務提供者於同一時段同時在兩個地點、為兩名長者提供服務;亦有服務提供者在港島區服務至2時、2時開始又在新界區提供服務。

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安老服務)甄麗明則呼籲長者及其家人,若在使用長者社區券有人提出令人懷疑的建議及安排,可直接向社署查詢,以免影響長者獲得所需的服務,甚至誤墮法網。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