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處搜救犬緬甸地震克劣境圓任務 人犬合一:互望就知開始做嘢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2 Comment:0


港府今年3月派遣救援隊帶同搜救犬及物資前往緬甸地震災區協助搜救,救援隊早前亦榮獲「行政長官表揚榜」獎狀。除了參與救援的消防處人員,4歲搜救犬Umi和Twix也是「功臣」。兩位領犬員指,緬甸災區環境酷熱,高達40度的天氣下仍需進入底部已坍塌建築物等危險區域內進行搜救,面對不少挑戰,但救援隊迅速調整策略,成功完成任務,也和搜救犬培養出「互相望一望就知要開始做嘢」默契。

消防處代表高級消防隊長(高空拯救專隊)祝山珩(中),聯同參與兩次海外救援的領犬員陳柱匡(左)和蔣天朗(右)分享工作、訓練與未來發展。(夏家朗攝)
4歲的搜救犬Umi和Twix,是參與是次救援活動的「大功臣」。(夏家朗攝)

演練中迅速尋獲「生還者」

搜索進行時,若搜索犬發現疑似生還者,會以吠叫通知領犬員,但不會坐下。Umi和Twix在將軍澳消防及救護學院內的坍塌搜救訓練場和領犬員進行搜救示範。

當日天氣酷熱,但兩隻搜救犬一進入訓練場便展現出專注的狀態以及敏捷的靈敏性。(夏家朗攝)

當日天氣酷熱,但兩隻搜救犬一進入訓練場便展現出專注的狀態以及敏捷的靈敏性,同時擁有高服從性,聽從領犬員指示迅速在指定範圍內移動以及搜索,最後亦在短時間內找到「生還者」,「救援」成功。

克服酷熱天氣 建立人犬默契

兩位消防處消防犬隊領犬員陳柱匡和蔣天朗指,在每次搜查前需要人員觀察整個建築物的倒塌方向和潛在危機,包括漏電、氣體洩漏、鼠患和蛇,確認安全後,才會派出搜救犬搜索。又稱,在緬甸搜救過程中,搜查犬可單獨輪流在大範圍的搜索區域中互相確認並快速定位有生命跡象的位置,排除無機會發現生還者的區域,再使用生命探測器探測。

救援任務中,救援隊作出調整,將搜救時間改為清晨以及黃昏,避免日曬時間以保護搜救犬狀態。(夏家朗攝)

然而,酷熱天氣對搜查犬帶來困難。陳柱匡回憶,當時氣溫正值40度,降溫物資(犬隻用電解水以及電風扇)也不能應付牠們快度消耗的體能。好在救援隊作出調整,將搜救時間改為清晨以及黃昏,避免日曬時間以保護搜救犬狀態。蔣天朗又稱,當時進入災區危險建築物搜查,因底層已經倒塌需要爬梯進入建築,在漆黑廢墟空隙中搜救,無疑增加了搜查難度。縱然環境惡劣,搜查犬仍表現良好,適應當下環境後順利搜查。

陳柱匡指自己由Umi由幼年便開始照料和訓練,建立了「互相望一望就知要開始做嘢」的默契。(夏家朗攝)

搜救可順利進行,背後人犬間的合作默契必不可少。陳柱匡指自己由Umi由幼年便開始照料和訓練,在過去三年的時間中,在平時的護理和訓練以及不同救援任務中和牠增加合作經驗,提升感情之餘,也建立了「互相望一望就知要開始做嘢」的默契。

從海外救援任務總結經驗後,隊伍加入了在漆黑環境搜索以及其他災場干擾因素的訓練,加強搜救犬的信心、獨立性以及專注力。(夏家朗攝)

持續完善搜救犬訓練 將與內地隊伍交流

在搜救任務空閒時候,隊伍亦有和其他國家救援隊交流搜索策略的心得。蔣天朗稱,平日會與搜救犬進行服從性、敏捷性以及搜索訓練,從海外救援任務總結經驗後,加入了在漆黑環境搜索以及其他災場干擾因素的訓練,加強搜救犬的信心、獨立性以及專注力。

祝山珩指,目前消防處消防犬隊共有7隻工作犬,包括5隻搜救犬以及2隻火警調查犬,其中4隻來自消防處海關2021年的工作犬培育計劃。他稱,未來暫時沒有打算增加消防犬的數量,而犬隻在8歲即將退休前會用半年至1年左右時間培育幼犬,待其退休後即刻上崗工作。因當下的良好表現,品種也大機會繼續使用史賓格跳犬以及拉布拉多犬。

擬從內地引入幼犬培訓

他續指,計劃於年底與「中國救援雲南搜救犬機動專業支隊」作交流和學習飼養和訓練技巧,同時期望由內地引入幼犬進行培訓,完善搜救犬培訓能力。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