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機會今日(29日)推出《如何在工作間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僱員》指引,協助僱主和管理人員了解如何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僱員。平機會指,過去3年半接獲共222宗涉及精神病患者在僱傭期間的投訴,認為數字只屬冰山一角,期望透過指引,協助締造精神健康友善及共融的工作間。
就近日發生的倫常命案,朱崇文認為,不應將案件及精神病扯上關係,強調精神病患在港並不罕見,不代表全部病患都危險,又期望僱主不應將精神病患標籤化。
平機會今日推出的《如何在工作間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僱員》指引,訪問了多名精神病患者,希望透過他們的經歷和例子,講解有關精神疾病的負面標籤及歧視,提升僱主與其他僱員對精神健康的認識。
指引亦解釋了《殘疾歧視條例》如何保障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免受歧視和騷擾外,亦為僱主提供建議及注意事項,解釋何謂工作的固有要求和合理調適,並附以例子,讓僱主更易掌握如何向僱員提供合適的支援,例如將大型工作項目拆為可管理的目標與任務、適時給予正面鼓勵、提供安靜空間,協助員工調整情緒與放鬆。
平機會過去3年半接獲共222宗涉及精神病患者在僱傭期間的投訴,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相信,數字只屬「冰山一角」,鼓勵有需要人士向平機會投訴。他又指,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及復元人士是受到《殘疾歧視條例》保障,僱主不能基於僱員有此殘疾而給予他們較差待遇。
近日荃灣發生倫常命案,男死者生前曾在社交媒體透露患有情緒病。朱崇文認為,不應將案件及精神病扯上關係,指精神病有很多種,而且在港亦十分常見,每七人就有一人受病情困擾,不代表全部病患都危險。他又強調,兩件事未必有因果關係,呼籲僱主不應因個別新聞將精神病患標籤化、概括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