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只懲罰印度買俄羅斯石油 美國務卿:對華制裁或推高油價

Date: Category:國際 Views:1 Comment:0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以「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加征的關稅已成為兩國關係「一觸即炸的火藥桶」。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當地時間8月17日解釋為何放過其他直接、間接購買俄油的國家卻獨制裁印度的回答,讓一些印度網友直呼美國「虛偽」「雙標」。

當地時間8月17日,被美國霍士商業(Fox Business)新聞旗下一檔節目被問及為何不制裁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的歐洲時,魯比奧回答稱:「我不確定是否會直接對歐洲實施制裁,顯然,二級制裁會產生影響」。

雖然霍士商業新聞的提問主要聚焦歐洲,但魯比奧刻意拿中國來回答,稱假設要追查俄羅斯賣給中國的石油,就會發現中國購買的大部份俄羅斯原油被煉化後又賣回全球市場。如果美國對中國實施進一步制裁,「可能會推高全球能源價格,或者在缺乏供應的情況下尋找替代來源」。

2025年8月15日,美國阿拉斯加州,圖為魯比奧出席美俄元首峰會。(Reuters)

魯比奧稱,一些歐洲國家已表達過不安。他透露,在美國參議院討論的法案中,曾提出對中國和印度徵收100%關稅,但一些歐洲國家私下就此事向美國傳達了擔憂。

「我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與歐洲人針鋒相對。」魯比奧說道,他還強調,認為「歐洲人能在這議題上發揮建設性的作用,幫助我們達成目標」,坦言特朗普在結束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普丁或蒲亭)會晤後有致電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我們一直在就這一進程與他們反覆溝通」。

在相關新聞下方的留言區,一位網友嘲諷道,「這就是美國對待他們的朋友的方式」,「這種虛偽和無恥的雙重標準,才是定義美國的東西」。另一位印度網友尖銳地指出,美國是不敢制裁中國,因為如果真這麼做,「中美之間的工業供應鏈將受到重大打擊,對美國經濟的傷害遠大於中國」。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印度大幅增加了對俄羅斯石油的採購。如今,俄羅斯已成為印度的主要石油供應商,佔印度總供應的約35%,而此前這一比例還不到1%。據悉,印度每天從俄羅斯進口超過200萬桶原油。

2025年7月14日,俄羅斯聯邦中部韃靼斯坦共和國(Tatarstan),圖為一個採油裝置正在運行。(Reuters)

印度是目前美國以「購買俄羅斯石油」這一理由制裁的唯一對象。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以印度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度輸美產品額外徵收25%的關稅,直接將美國對印度總體關稅稅率拉高至50%。

印度外交部迅速發聲明回懟稱,特朗普的行政令「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unfair,unjustified,unreasonable)。「我們的進口是基於市場因素,總體目標是確保印度14億人民的能源安全。因此,美國選擇對印度徵收額外關稅,而其他幾個國家也是為了自身國家利益而採取的行動,這極其不幸。」聲明補充稱,「印度將採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護國家利益」。

印度《第一郵報》網站8月18日指出,魯比奧清楚的知道印度與俄羅斯的能源貿易已成為印美關係的「一個惱怒點」,也理解印度能源需求龐大,但他仍用「雙重標準」來批評印度,指責印度用購買俄油「支持俄羅斯的戰爭機器」。

「這使美國和印度之間的關係跌至近十年來的最低點。」美國《華盛頓郵報》本月初報道稱,在特朗普宣布額外再加征25%的關稅後,莫迪政府開始反擊。分析人士表示,莫迪不大可能切斷與俄羅斯的貿易,美國期待「印度徹底燒毀與俄羅斯的關係是愚蠢」,所以只能放棄與美國的關係。

報道指出,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是建立在「信任和情感之上的」,而與美國的關係是「相互懷疑」。在皮尤研究中心發佈的一項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印度年輕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俄羅斯持好感,而對美國持相同看法的比例只有17%。

2025年8月15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德里(Delhi)舉行的獨立日慶祝活動上向全國發表演說。(Reuters)

近期,由於美國關稅,印度國內的反美情緒開始抬頭。路透社當地時間8月11日報道稱,從麥當勞、可口可樂到亞馬遜和蘋果,美國跨國公司在印度正面臨抵制呼聲。莫迪的支持者以及相關商業團體呼籲消費者轉向本土產品,以抗議美國關稅。部份印度企業家還藉機倡導「印度製造」,並呼籲像中國那樣打造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