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飲用水風波爆發第六日,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陳嘉信今日(21日)終首度開腔回應事件。他在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首次會議後,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黎志華見記者,並就事件致歉,不過未有回應《香港01》記者就其個人層面問責的提問。
今次事件焦點之一,在於為何鑫鼎鑫財務上早有可疑之處,但評標時未能察覺。陳嘉信表示按現行機制,政府購買貨物時毋須審查投標公司的財務背景,貨到才付款。投標公司需要提交商業登記證明、合作工廠的意向書、執照文件等,亦要符合食安要求,包括檢驗3種細菌的含菌量。若不止一間投標公司符合要求,署方會以「價低者得」為原則決定中標公司,而今次中標的三間公司,皆為三區之中價格最低者。
陳嘉信:購買服務毋貿審查財務背景
《香港01》發現,鑫鼎鑫2024年8月才恢復活動,不足一年,已獲政府批出合約。該公司董事在港亦有經營物流、分銷等生意,去年向財務公司借約1,800萬元。
政府物流服務署為何會容許財務狀況成疑的鑫鼎鑫中標,署長陳嘉信表示按現行機制,政府與購買服務不同,一般無對提供貨品的投標公司審查財務背景。他解釋服務承辦商或需要聘請大量工人、購買機器才有能力按合約提供服務,但購買貨品時,政府只會在檢驗貨物滿足標書細節後才會付款,設有30日付款期。
首透露標書要求
陳嘉信透露政府在採購貨品時,要求投標公司有合格的商業登記證明,而今次鑫鼎鑫與工廠合作提供貨品,故政府要求鑫鼎鑫投標時提交相關的執照文件,以及合作水廠發出的意向書,證明水廠有能力按合約要求提交飲用水予政府。中標公司亦要提供合約價值2%的按金,故若供應商未能履行合約要求,政府可利用按金彌補政府追討過程帶來的損失。
指先考慮食安 再以價低者得選定公司
陳嘉信指今次招標考慮的重點是食安標準,包括投標公司提供的飲用水能否滿足水質要求,投標公司需提供由獨立化驗室發出的化驗報告,證明需符合食安中心對3種細菌的標準。如有ISO等認證亦要提供,署方會透過公證行尋求該些認證的真確性。
在滿足相關技術要求後,署方會考慮價錢,以價低者得為原則決定中標公司,而今次中標的3間公司,都是該區辦公室飲用水合約中的最低價格。
政府各部門現時就供應飲用水支付2,000多元予鑫鼎鑫,陳嘉信未有透露細節、如何計算等。他重申政府可從鑫鼎鑫支付的100萬元按金中扣除款項,政府亦會就今次事件引起的臨時措施所引致的財務損失,保留追究權利。
有計劃再就港島辦公室飲用水招標
現時港島及部分離島辦公室臨時轉用屈臣氏飲用水,陳嘉信表示該公司是上一份合約的供應商,有足夠運輸能力供水到不同辦公室,因時間緊急直接購買。他又指在緊急情況下,部門可以直接付款買貨,毋須招標。他強調,現時措施為臨時性質,長遠署方會再正式招標,並參考採購機制專責小組的建議,納入標書當中。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