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主動式、陸股、投等債ETF夯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1 Comment:0


【時報-台北電】台股加權指數創高後陷入高檔震盪,尤其短線拉回之際可見資金明顯流向部分主動式、陸股槓桿型、投等債等ETF,足見投資人信心仍在,且逢低搶進具成長與題材的市場。

根據CMoney統計顯示,21日ETF成交量和成交金額排行榜,前三名包括兩檔主動式ETF與0050,這三檔也幾乎是這幾天交投最熱的ETF。其中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近三天居交易量之冠,21日持續吸金逾7億元,規模持續飆漲至164億元,成為規模最大的主動式台股ETF。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經理人陳沅易表示,後市來看,待關稅全部落地及以降息週期開始啟動後,有利台股行情延續以及結構好轉,資金有機會自大型AI權值股轉向降息受惠的中小型股,可伺機加碼具股價表現潛力標的,聚焦科技趨勢以及定價權強的企業。

投信法人認為,台股創高後進入震盪,更加凸顯主動式選股優勢,是近期ETF市場資金移轉的主要原因,尤其台灣企業基本面穩健,且AI需求依舊強勁,仍看好台股後市表現空間,但類股輪動速度將更為劇烈,而主動式ETF具有主動挑選強勢股的優勢,成為震盪盤勢中,投資人追求超額報酬的優先布局選項之一。

另外,從21日交易量前十大ETF可看出,除了主動式台股ETF,元大、國泰投信旗下旗艦型的市值、高息ETF,持續是盤面上吸金標的。至於台股之外的ETF,則可見陸股ETF買氣回升,債券ETF則因美國降息的發燒議題近期買氣也明顯增溫。

展望股債後市,法人指出,美國股市4月的下跌潮已成為熊市終結的分水嶺,接下來有望迎接牛市,目前處於牛市初期階段,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表示,建議投資人可以在回檔時積極布局,把握長線增值機會,也可採取定期定額策略,分批進場攤平持有成本,在股市上行周期中,均衡配置債券部位,有機會在波動市場中同時兼顧成長與防禦。(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欣文/台北報導)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