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漲不停,基金操盤手也喊「太貴」了!經濟危機浮現,專家解析關鍵轉折點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1 Comment:0


近期美股看回不回,持續高檔震盪盤堅。美國銀行最新的月度調查顯示,美股自4月低點大幅反彈後,認為美股「太貴」的基金經理占比也改寫新高紀錄,這個警訊出現在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談判傳出好消息、企業財報亮眼的時刻,格外引人。

中租基金平台總經理蘇皓毅認為,目前各大投行對於關稅造成通膨的影響看法分歧,聯準會(Fed)決策官員也是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但從主席鮑爾上週五的表態來看,推估9月降息近在眼前,有利股市多方延續攻勢。

蘇皓毅指出,川普政府自7月底陸續傳出對等關稅談判好消息,除了巴西、印度等少數國家,大部分國家的對等關稅都低於4月解放日宣告水準,為市場注入強心針。更重要的是,美國更將中國關稅寬限期再延90天,讓美中有更多時間協商貿易協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將在經濟利益與競爭間「劃界」,界線之上的雙方不會相互出售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但希望在界線以下擴大貿易往來。

蘇皓毅表示,這一務實立場代表美中不會一直往加速脫鉤方向發展,投資人對關稅宣告的反應也不如川普當選時那般憂慮。

就業、通膨危機該擔心嗎?

外界關注,7月非農就業數據引發衰退疑慮,是否會成為勞動市場向下轉折的警訊呢?蘇皓毅認為,就業數據是落後指標,從更即時反映就業趨勢的每週申請失業金人數來看,初請失業金人數仍在20萬至25萬的正常區間徘徊,顯示裁員人數並沒有明顯增加,只是失業者需要花上更多時間找工作。

至於市場最大擔憂,仍是關稅成本會否重演2021至2022年的高通膨惡夢?蘇皓毅分析,雖然關稅必然推高商品價格,費城未來支付價格指數也推估美國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終將走高,但仍有三大緩衝因素。

首先,中國PPI已經連續34個月呈現年減,當中國PPI出現大幅下滑時,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很難大幅上漲。其次,目前房租、能源價格降溫,有助抵銷未來幾季關稅的影響,有別於2021至2022年油價、房價和房租價格均上升的情況。

第三,進口商雖然因為關稅提前進貨,但美國企業整體庫存並未過度膨脹,提前出貨的反噬效應可能不如擔心嚴重。蘇皓毅強調,通膨墊高難以避免,但幅度應不及COVID-19疫情時期與俄烏戰爭造成的通膨上揚幅度。

AI熱潮緩解經濟下行風險

在市場憂慮聲中,還有一股強勁力量試圖改寫經濟劇本。蘇皓毅指出,部分投資人忽視了本輪經濟循環的最大特色:AI快速發展正推動企業加大資本支出,帶動資料中心、電力建設到晶片製造、軟體發展等產業鏈需求爆發,成為緩解經濟下行風險的關鍵因素。

這股AI浪潮威力有多強?花旗近期大幅上調標普500指數獲利預測,將2025年EPS從261美元上調至272美元,並將2026年EPS從295美元上調至308美元,年增率高達約13%,這正是2022至2023年經濟低迷期所缺乏的正面推力。

美股已經不便宜 建議投資人調整策略

蘇皓毅分析,近期美股頻創新高,反映的是對等關稅低於預期、第二季財報EPS成長率上修,以及5至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不如預期高漲。統計2004至2024年數據,標普500指數波動性往往自8月開始拉升,直至10月中才開始下降。相對其他國家股市,美股報酬更多來自獲利支持,若因高本益比而修正,價值面便宜後仍會吸引投資人。

他說,面對通膨不確定性與美股本益比已經不低的情境,建議投資人調整策略:將美國資產與非美資產做好分散,設好停利點。當股市修正時利用自動扣款機制輔助,氣定神閒向下加碼好基金,掌握看似危機下的布局機會。


更多風傳媒報導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