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增180宗愛滋病毒感染個案 6成人「晚發現」或因忽略檢測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1 Comment:0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26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本港錄得180宗新增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是自2017年以來連續第九年下降,較1去年同期的185宗微跌約3%。不過,「晚發現」個案的比例卻從去年同期的48%升至58%,情況令人關注,部分市民或錯誤以為若沒有高風險性行為,就不會受感染,從而忽略了檢測的重要性。

衞生署鼓勵市民進行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同時恆常及正確使用安全套,以減低感染愛滋病病毒的風險。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日(26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本港錄得180宗新增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Getty Images)

九成半新增個案透過性接觸感染

中心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增的180宗愛滋病病毒感染個案,包括140名男性及40名女性,年齡介乎20至75歲;當中有超過九成半是透過性接觸感染,其中57%屬於同性或雙性性接觸,其餘則為異性性接觸。自1984年有紀錄以來,香港累計愛滋病毒感染個案達12,583宗。

此外,上半年亦錄得47宗新增愛滋病個案,包括33名男性及14名女性。本港自1985年以來,累計愛滋病個案2,604宗,當中最常見的界定疾病是肺囊蟲肺炎。

晚發現個案佔近六成 非高風險人群或忽略檢測

「晚發現」的個案比例從去年同期的48%升至58%,值得關注。「晚發現」即病人在確診時,其免疫細胞 CD4 淋巴細胞數量已在一個低水平(低於200細胞/微升),或已發展至愛滋病階段。

公共衞生服務處特別預防計劃顧問醫生黃駿君指出,近年來「晚發現」個案比例持續在四至六成之間。當中,高風險人群如男男性接觸者和性工作者的「晚發現」比例約為四至五成,但非高風險人群卻高達六至七成,反映出部分市民或錯誤以為若沒有高風險性行為,就不會受感染,從而忽略了檢測的重要性。

黃駿君補充,「晚發現」不僅增加患上機會性感染或癌症的風險,其死亡率更比其他感染者高出10倍。這些患者體內病毒活躍,亦會增加社區傳播的風險。

衞生署。(資料圖片)

定期檢測與安全性行為屬關鍵:測不到等如傳不到

黃駿君表示,目前本港愛滋病毒感染比率維持在0.1%,遠低於全球水平,反映本港在愛滋病防控工作取得成效。她強調性接觸仍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因此正確使用安全套及定期檢測是預防的關鍵。他呼籲曾有性行為的人士至少應檢測一次,而高風險人士更應定期檢查,有較高感染風險的人士(例如沒有正確使用安全套、注射毒品等)更應定期進行測試。

黃駿君最後強調,愛滋病病毒感染是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只要及早診斷並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不但能避免發病,還能抑制病毒至無法檢測的水平,屆時便不會透過性接觸傳播愛滋病病毒,即「測不到=傳不到」。

市民如有需要,可透過以下途徑進行檢測:

登入HIV測試服務網站(www.hivtest.gov.hk)或致電愛滋熱線2780 2211,預約免費、不記名及保密的測試;或於網站預訂自我檢測套裝。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