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惜地球劉祉鋒榮休 嘆垃圾徵費重推無期 望政府視環團為盟友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1 Comment:0


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將於今月31日退休,回望36年環保教育生涯,他最難忘2004年抗議清拆紅灣半島全新樓宇、走進三無大廈宣傳環保等。近年全球暖化問題迫在眉睫,香港在極端天氣下亦難以獨善其身。劉祉鋒此時退下火線,心中仍有未竟之夢,就是香港仍未落實垃圾徵費。他曾四出向不同持份者及市民講解政策的必須性,形容為政策護航,但始終未能挽回劣勢,政府至今未有重推目標時間。

劉祉鋒一直視環團為政府的盟友,「我哋咁頻撲去做乜嘢呀?我其實就係幫你政府嘅政策護緊航呀」,但也感慨兩者近年逐漸疏遠,政府公布施政報告前未有再邀請環團給予意見。箇中原因,劉祉鋒說可能是社會人情味變了。展望將來,他仍會繼續從事環保教育,綠惜地球就交由年輕一代接棒,構建更綠色的香港。

圖為綠惜地球繼任總幹事黃子勁(左)、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右)。(董素琛攝)
劉祉鋒透露,綠惜地球過去一年多的捐款收入,較以往下跌至少一至兩成。(董素琛攝)

劉祉鋒即將在本月31日榮休,他在2016年創辦的綠惜地球,將由黃子勁繼任總幹事。他憶述36年環保教育生涯,多年來走訪學校、三無大廈等推動環保工作,例如在學校以兩毫子回收乾淨的膠樽,再送給回收商。他的目標是希望教育大眾不要再犯過往的錯,醫好生病的地球,使人類可持續生存下去。他說退休後仍會保持初心,繼續從事環保教育的工作。

2004年抗議拆卸紅灣半島最難忘

談及36年間工作上最大的挑戰,他提到2004年,花費超過10個月時間阻止兩大發展商新鴻基和新創建清拆紅灣半島七棟全新樓宇。位於紅磡的紅灣半島為私人參建居屋,共7棟2,470個單位,2002年落成。由於港府當年停售居屋,最後被私人發展商買斷業權,並宣佈清拆改建私樓。項目估計涉及20萬公噸建築廢料,有環團更估計廢物量就相當於27天全香港的家居廢物總量。

地產商佢如果拆咗再重建,佢哋賺多好多個億㗎…… 咁我哋要佢唔好賺咁多嘅錢,你想像下有幾難?
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

時任房屋局局長孫明揚、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表明反對,教協及多個環保團體抗議等,最終兩大發展商沒有清拆紅灣半島,原址改建成現時的海濱南岸。

劉祉鋒提到於2004年,花費超過10個月時間,阻止兩大發展商清拆紅灣半島七棟全新樓宇。(董素琛攝)

對垃圾徵費未成事感失望 倡政府轄下處所先試行

政府原訂2023年實施垃圾徵費,但遇到社會阻力,政府及後宣布暫緩實施,至今重推無期,成為劉祉鋒職業生涯中的一大失望。他認為問題在於政府推行前,社會未完全理解執行細節,理應政府先在轄下處所試行相關措施,分階後推行政策,「市民有疑問吖嘛,覺得做唔到嘅、好難嘅,咁你咪做比佢睇...... Demo(示範)一次比佢睇,咁咪得囉」。

政府嘅處所係政府管理㗎嘛,若果局方自己都嗌唔郁自己嘅政府同僚去做,我真係冇嘢好講...... 自己人都嗌唔郁,你話想嗌其他人?唔好啦係咪先?
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

他又說綠惜地球當時四出向不同持份者及市民講解垃圾收費政策的必須性,以及如何有效減廢,「目的是為此政策護航」,但始終無法挽回劣勢。

垃圾徵費指定袋。(何頴賢攝)
+1

第二階段走塑未見影 劉:爐火冷卻再煲會嘥火

政府去年實施第一階段走塑,禁止使用膠餐具、膠飲管等,第二階段原定今年推行,全面禁止膠杯、膠餐盒等容器,但至今仍未有實施時間表。

劉祉鋒以「個爐火冷卻咗先又再煲過嘅時候,就會嘥火」作比喻,指政府不應等所有產品成熟後才一次過推出,個別產品若已成熟可先推出。他指出,本地已有創科公司推出植物纖維飯盒,不會出現漏汁的情況,亦可用於微波爐。

政府去年實施第一階段走塑,禁止使用膠餐具、膠飲管等,第二階段原定今年推行,全面禁止膠杯、膠餐盒等容器,但至今仍未有實施時間表。(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產品的法例於4月22日實施,坊間用作替代的紙餐具大多難以使用引起熱議。(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施政報告前無收交流邀請 不認同與社會事件有關

劉祉鋒和團隊不時評論政府環保政策,目的是希望政策的效果更彰顯,希望政府明白他們是政府的盟友。

我哋四出乜嘢地方都去,院舍又去,學校又去,三無大廈又去,商界又去,連政府部門都去埋…… 我哋咁頻撲去做乜嘢呀?我其實就係幫你政府嘅政策護緊航呀。
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

多年來政府不斷換屆,他說現時來自政府的邀請較少,提到以往政府在發表施政報告前,會邀請包括環團在內的人士到政府總部交流,惟至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卸任後便沒有收到相關邀請。被問此轉變是否與2019年社會事件有關,他表示不認同,認會是社會人情味改變的問題。

《 城市論壇》在7月18日季度停播前的最後一集,以環保論題「餐廳走塑 自攜為環保 多行一步 你我同做到」,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為嘉賓之一。(港台《 城市論壇》截圖)

組織倡檢討岸電建設時間表等 建設綠色運輸港口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提到未來工作重點,包括推動膠樽及紙包盒方面的生產者責任計劃、建築物能源效益、在郵輪碼頭泊岸時提供岸電設施等倡議。以岸電為例,他說啟德郵輪碼頭仍未有此類裝置,以致郵輪靠岸時會不斷排放黑煙。

環保署在約10年前以不符合成本效益為由,不考慮設立岸電設施,陳永傑說現時科技已進步,郵輪協會3年後約有7成船隻有配備使用岸電設施的功能,「咁我哋係咪個啟德郵輪碼頭都可以改變一下,去做返一個綠色運輸嘅港口呢?」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董素琛攝)

捐款收入近年減兩成 推多項活動找贊助

近年不少店舖傳出結業消息,經濟下行,劉祉鋒指綠惜地球過去超過一年的捐款收入,較以往下跌一至兩成。

呢年幾以嚟,個經濟下滑得幾犀利,咁所以我哋過往係啲機構贊助嗰啲,都有部份係縮咗上去…… 咁係困難嘅
綠惜地球創辦人及總幹事劉祉鋒

劉祉鋒說同事現時要比以往更努力,多想點子吸引市民參與活動,讓組織有更多機會找到捐款或贊助。組織在本年10月起會舉辦連串活動,並會邀請不同企業參與,當中的活動包括公民科學及企業協助活動、調查十條熱門行山路線的路上廢物等,希望透過活動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