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白宮最新宣布對台課徵20%對等關稅,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賴清德今(1)日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率多名核心官員回應此一重大政策變動,強調關稅結果為「階段性結果」,並指出美台下次會議將一併討論與晶片關稅密切相關的232條款。國民黨智庫抨擊,目前情況顯示美台談判尚未完成,後續稅率仍有變動可能,「暫時的數字」並非終局,卻已對市場信心造成實質衝擊。
綜合台媒報道,賴清德指出,台灣對美貿易逆差主要來自半導體、ICT與電子零組件產業,美國希望這些領域一併納入談判,因此「232條款和對等關稅最後一起談」。賴清德強調,台灣政府談判將秉持保護國家利益、產業利益、糧食安全與民眾健康等四大原則,同時希望藉此深化台美經貿合作,擴展至國安、科技等多元領域,創造台美長期共同利益。
針對外界關切是否以高額投資換取低關稅,傳出台灣投資金額可能上看千億美元,賴清德僅回應,由於談判仍在進行,基於保密協定無法說明,請社會大眾諒解。
不過,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同日發表聲明,批評民進黨政府談判內容不透明,導致產業界處於資訊真空。該基金會指出,關稅與新台幣升值的疊加效應已使企業實質承壓,「許多廠商延後投資計劃,甚至開始消極觀望市場動向」。
國政基金會表示,儘管美方關稅稅率由先前預期的32%降至20%,但整體交換條件至今未見公開,使得產業界與社會各界反而更加不安。相較之下,日韓政府在達成協議後均公布稅率安排與配套措施,台灣政府卻僅以「戰略合作」、「對等原則」等抽象語言迴避關鍵問題。
此外,國政基金會指出,截至目前為止,民進黨政府尚未提出具體的關稅衝擊評估報告。該基金會與民眾黨政策會合作推動的「民間版台美關稅衝擊評估」報告顯示,超過五成受訪企業認為「政策不明已造成實質損害」,包括毛利驟降、訂單延遲與資金調度困難;另有25%企業暫停增員,23%考慮將產能移往海外。
報告並估算,即使關稅維持在20%,超過半數企業營收將下滑10至30%,其中中小企業更有35.8%預期營收將衰退超過三成。
國政基金會呼籲賴清德政府應立即提出短期紓困措施與財務支援機制,並儘速公布影響產業清單與具體承諾內容,避免持續動搖市場信心。同時要求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談判團隊赴立法院報告談判進度與內容,確保國會能善盡監督職責。
國政基金會強調,面對外部重大變局,台灣政府的責任是穩定信心、主動應對,而不是把決策拖延成另一種政治鬥爭。呼籲民進黨政府應與在野黨攜手,以國家利益為重,讓政府在對外談判中有更強底氣。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