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MBTI看退休理財!你的性格 撐得起長期財務規畫嗎?

Date: Category:财经 Views:1 Comment:0

退休理財的準備,從來就不是只有一種標準答案!有人一領到薪水就先分配儲蓄與投資,有些人則是先花再說;有些人熱愛研究投資,有些人則是一聽到理財就頭痛,這些差異,除了和收入、財商等背景有關之外,更與每個人天生的性格傾向息息相關!與其強迫自己學習別人的理財方式,不如先透過MBTI人格測驗認識自己,找到適合的準備節奏與策略。

近年受到關注的MBTI人格測驗,全名為「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中文是「邁爾斯-布里格斯性格分類指標」,由心理學家凱薩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與其女兒伊莎貝爾·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共同發展。

MBTI人格測驗有4大性格指標,包含:

  1. 內向型(Introversion, I)與外向型(Extraversion, E);

  2. 實感型(Sensing, S)與直覺型(iNtuition, N);

  3. 理性型(Thinking, T)與感性型(Feeling, F);

  4. 系統型(Judging, J)與彈性型(Perceiving, P)。

MBTI 4大性格指標,16種人格理財習慣皆不同

依據這4組傾向,共可組合出16種人格類型,不同性格面對事物的處理方式各異,當然也包含了退休準備的計畫與風格。再往下閱讀之前,不妨先透過網路上免費的MBTI人格測驗來認識自己,你或許會發現,過去的許多理財行為,其實都與性格有關。

例如,內向型的人喜歡自己研究、默默執行,很少跟他人討論或請益;外向型的人,則較喜歡與人交流投資想法、也容易受同儕或社群影響而做出投資決策。實感型的人看重實際數據與經驗證明,而直覺型的人則著眼趨勢,不排斥嘗試新的投資工具。

理性型人格,決策偏理性、重視投資邏輯與報酬率,而且多半擅長做預算與風險控管,感性型的人,理財易受情緒與價值觀影響,且可能為家庭或親人犧牲財務目標、或衝動消費;系統型的人喜歡設定理財目標、擁有財務紀律,彈性型的人不一定有理財計畫,常視情況調整投資或策略。

退休理財的核心分歧─理性派 vs. 感性派

不過,在MBTI人格測驗的4組指標中,理性型或感性型可說是影響退休理財準備最關鍵的性格指標。外向或內向,充其量只是影響你獲取資訊的來源;實感型或直覺型影響的是投資風格與工具選擇;而系統型與彈性型,差異則主要反映在執行層面。

反觀理性型或感性型的性格差異,他們在決策時,依據的根本不同,且動機跟風格也通常有明顯的區隔,因此,在後續討論中,我們將依「理性型」與「感性型」來深入剖析。

強調一點,不同的人格與理財方式,沒有好壞之分,透過MBTI人格測驗的分類,我們可以更有系統地認識自己的狀況,幫助我們在準備退休時找出自己可能面臨的問題、進而調整,而不用強迫自己套用別人的公式。畢竟,退休準備不是一時之舉,而是靠著長遠的計畫與執行,若能依據性格特質選擇適當的理財工具與投資步調,才能走得穩、走得長。

還沒開始投資也別緊張!「Yahoo!股市」的「投資新手村」有你需要的第一堂課!陪你從零開始的財富人生。

表:MBTI 性格與理財行為對照

表:MBTI 性格與理財行為對照
表:MBTI 性格與理財行為對照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