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TI中的「理性型(Thinking, T)」人格,做決策講求邏輯與效率,這樣的性格特質,讓他們在退休準備上擁有不少優勢,像是擅長資產配置、資訊處理,懂得規畫財務目標等,但他們也容易陷入「想太多、做太少」的困境!你是否也是這樣的理性派?該怎麼在退休的財務準備上「和金錢好好相處」?先分清楚你是「TJ」還是「TP」吧!
雖然T型人格都有一顆邏輯腦,但實際面對退休理財時,行動風格會受到你是「系統型(Judging, J)」或「彈性型(Perceiving, P)」而有差異,簡單來說,T型決定你「怎麼想」,J或P則影響你「怎麼做」。
總共有8型人格帶有T的特質,包含ENTJ、INTJ、ESTJ、ISTJ、ENTP、INTP、ESTP、ISTP。可進一步分成2組來看,即TJ型人格和TP型人格。
TJ型人格─完美主義請讓開!先上路,再優化
TJ型人格,如ENTJ、INTJ、ESTJ、ISTJ,這類人具備理性決策與系統規畫特質,在退休理財的準備上,通常擅長設立目標、規畫財務藍圖、資產配置與預算管理,對數字敏感,做事也講求效率與紀律,可以說是退休理財的模範生。
但問題在於,太理性反而容易「卡住」。TJ型人格的人常為了追求最完美的策略而遲遲不開始,或把計畫做得太滿卻沒持續執行,退休帳戶長期處於「紙上富貴」狀態。或者,過度重視報酬率、忽略家庭或生活品質的平衡,導致計畫雖然漂亮,卻缺乏彈性與人性。
給TJ型人格的理財建議是─請記得,開始比完美更重要。允許自己先用80分的策略上路,再慢慢優化,總比空想來得實在。
建議策略/工具:
定期定額投資─先讓退休理財計畫正式上路,減少擇時、擇股壓力;
股票加債券型ETF配置─可設定比例、定期再平衡,有邏輯也有彈性,強化可控感;
可考慮目標日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這類的基金會根據退休時間自動調整配置,彌補TJ型人格「彈性不足」的盲點;
適度小額配置儲蓄型保單或年金商品─提供穩定現金流與安全感,作為穩健退休資產的一部分。
Excel或理財App追蹤計畫進度─滿足數據控、提升執行力;
TP型人格─紀律別靠意志力!自動化才撐得久
TP型人格,如 ENTP、INTP、ESTP、ISTP,擁有邏輯腦加上彈性思維,對理財工具與趨勢具備高度敏感度,也樂於嘗試新做法。相較於死板的紀律,這類人更重視自由與彈性,擅長從變動中找到機會,財務思維開放、敢於配置多元資產,甚至包括海外部位,往往有不錯的投資眼光。
但他們最大的挑戰是「缺乏持續性」,理財計畫往往想得很快、很廣,但真正落實時卻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或是看到新的趨勢、新的工具就想改策略,導致退休理財進度常常「跳著走」、難以累積。
給TP型人格的理財建議是─愈自動,愈好!透過預設機制、固定檢視週期,把理財變成一種「不干擾日常」的習慣,比訂複雜規畫更能累積成果。
建議策略/工具:
機器人理財─依風險屬性自動配置投資組合,可以累積不中斷,又能持續接觸新事物,滿足愛找趨勢的個性;
半自動化理財工具─設定完成後就不用管太多!像是低檔加碼、母子基金等功能,定期投入又保有彈性,能降低拖延與中斷風險;
高股息ETF或配息型基金─提供具節奏感的被動收入,在放鬆中也能看見財富進展;
每半年檢視投資策略─讓退休理財保有調整空間,但也不至於朝令夕改、失去方向,維持儲蓄節奏;
不論是TJ型或TP型,都擁有理性決策的特質,只要找對方法、配合性格調整策略,就能想得清楚又做得踏實!穩健邁向理想中的退休生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