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談判組用「心」救人50年 座右銘「仁者不憂」無愧於心

Date: Category:社会新闻 Views:1 Comment:0


成立於1975年的警察談判組(PNC),今年迎來50周年金禧誌慶。首批前線成員之一、現任警察學院教官的嚴明,見證了談判組近四分一世紀的發展。他憶述,早年談判組成員須由警署警長或以上職級擔任,至2001年才首次向警員及警長敞開大門。嚴明把握此契機,與另外5名同事從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他表示,「警員日常調解糾紛的經驗,與談判核心相通,再經嚴格訓練,同樣能勝任這份使命。」

嚴明曾到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分享談判技巧。(《警聲》圖片)

稱職談判員平均需5年實戰 談判專家「十年磨一劍」

新一期《警聲》指出,談判組招募競爭激烈,遴選過程以嚴謹著稱,包括即席演說考驗急智、模擬情景測試臨場反應、面試深挖特質,往往逾百名申請者中,僅10餘人能獲錄取以挑選出頭腦極度冷靜、具備深度同理心的精英。

過關斬將後,新隊員會展開為期半年的實習期,由資深成員擔任「師傅」,在實戰演練中傳授精髓。嚴明直言:「要成為一名獲認可的稱職談判員,平均需5年實戰積累;而能獨當一面的『談判專家』,更是『十年磨一劍』。」

逾9成案件涉企圖自殺 其餘包括挾持事件等

警隊對談判專家要求極高,他們肩負雙重使命:以聆聽化解干戈,用言語挽救生命。經手的案件逾9成涉及企圖自殺,其餘則為糾紛引發的挾持事件等。

嚴明最難忘的任務之一,是處理一名因情傷而持11寸長廚刀自殘的男子,「當時我恰巧在附近,立即趕赴現場,只見事主手掌血流如注,刀刃更直指要害。由於拍檔未到,我先啟動談判第一步—『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慶幸事主願意傾訴,大大推進了談判進程。結果用了約20分鐘,成功說服他放下利刃,送院治理。」

現任警察學院教官的嚴明自2001年加入談判組,見證了談判組近四分一世紀的發展。(《警聲》圖片)

「尊重與同理心是打開心門的萬能匙」

事件中,有衝鋒隊警員使用隨身攝錄機近距離紀錄,相關片段成為談判組重要的內部訓練教材。此役亦讓嚴明深刻體悟:「只要掌握積極聆聽,每名前線人員都能成為談判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尊重與同理心,正是打開心門的萬能鑰匙。」

談判專家須敞開心扉,以真誠換取信任,引導事主走向生路。然而,並非每次行動都能如願。嚴明坦言,面對未如理想的結果,是每位談判員必經的歷練。團隊與警察心理服務課會提供全面支援。談判組的座右銘「仁者不憂」,正是砥礪隊員:只要傾盡全力,便無愧於心。

成功率逾97%居全球前列 關鍵在團隊協作

香港警隊談判組行動成功率逾97%,位居全球前列。嚴明揭示成功關鍵在於近乎無縫的團隊協作,「每次行動,主管運籌帷幄制定策略;主談專家專注與事主溝通;拍檔則負責全方位支援與聯絡。一旦察覺談判員身陷險境或情緒波動,隊友會立刻介入提醒,將團隊精神發揮至最佳效果。」

半個世紀以來,談判組在生死邊緣力挽狂瀾。嚴明期盼更多同仁加入,傳承這份以仁心為本、守護生命的使命。他寄語新人:「我們的工作,是為絕望者點亮一盞燈,給予一個選擇,種下一份希望。唯有懷抱謙卑,堅守專業,我們守護生命的路,才能走得更長、更遠。」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