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爆出2奈米製程技術機密疑遭洩漏案,台灣高等檢察署智慧財產分署日前對涉案工程師發動偵查行動,並依違反《國家安全法》向法院聲押禁見三人獲准。涉案人員包括台積電前員工與在職員工,其中一人離職後轉任日系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 Taiwan,簡稱TEL)台灣子公司,TEL於8月7日發聲明表示,已對涉案員工解僱,並全力配合台灣司法調查。
台媒《中央社》今(7)日報道,TEL表示,截至目前「未發現相關機密資訊外洩」,但公司高度重視此事件,強調「把遵守法令及倫理基準視為最重要的經營方針,絕不容許任何違反上述準則的行為」。
另據《財經新報》與《ETtoday》等台媒報道,三名涉案工程師均擁有台灣清華大學或交通大學背景,學經歷亮眼。主嫌陳姓男子為清大材料系畢業,曾任職台積電F12B YED部門三年,後轉任TEL,擔任台積電相關設備行銷窗口。其餘兩人分別為在職工程師吳姓與戈姓男子,皆為先進製程部門技術骨幹,負責良率優化與製程改善。
調查顯示,三人疑從去年起透過公司筆電登入內部系統查看機密資料,再以手機翻拍方式截圖,成功避開Process Information Protection(PIP)系統的資安監控。翻拍地點甚至包含新竹市關新路星巴克日光門市。據稱,台積電資安部門正是透過異常登錄紀錄追查到此案。
《ETtoday》引述內部人士指出,PIP系統擅長抓異常登入與操作路徑,但手機拍照這種手段根本查不到。也有同事私下感嘆,「翻拍資料還去星巴克操作,連遮掩都不懂,手法爛到哭」。
《財經新報》則指出,涉案資料已由陳男交予直屬主管,檢調單位正在清查洩漏內容是否已轉交境外,並釐清是否涉及商業間諜組織。市場傳聞,洩密案發生後,台積電祭出史上最嚴重懲處「連坐五級」,單位之廣、層級之高,史無前例,大概只有董事長魏哲家沒事,副總等級高層可能都受影響。
根據《中央社》8月5日報道,台積電於內部例行監控中發現異常行為後啟動調查,確認涉及營業秘密洩漏,對涉事員工予以解職處分,並依法提告。台積電強調將「持續強化內部管理及監控機制」,提升員工對機密資訊保護的意識,並推行PIP政策宣導。
台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亦於8月5日說明,14奈米以下製程的IC技術已列入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清單。若證實違法外流,涉案者恐觸犯經濟間諜罪,最高可處12年徒刑並科罰金1億元。國科會指出,依法將由檢調偵辦,並加重刑責…以遏阻不法外流的可能,避免造成國家與產業利益受損。
《中央社》報道援引半導體產業專家指出,雖然本次洩密行為對台積電營運影響應屬可控,但對品牌信譽與國際形象將構成損害。「機制再嚴密,人心難防。台積電雖有系統保護,但仍需強化行為監控與職場文化落實。」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