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關係轉差 傳莫迪8月訪華 印媒:推動中印關係正常化

Date: Category:國際 Views:1 Comment:0


「時隔七年,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預計將於8月底再度訪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這標誌着中印邊境衝突對峙結束後,雙邊關係正常化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當地時間8月6日,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宣布將對印度徵收的關稅加碼至50%之際,多家印度媒體紛紛援引知情人士放風披露,莫迪計劃於8月31日至9月1日訪問中國天津,參加在那裏舉行的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如果成行,這將是他自2018年以來首次訪華。

2025年2月13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右)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白宮會面時握手。(Reuters)

《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同日也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莫迪此次參加上合組織天津峰會,也為印中兩國舉行領導人會晤創造了可能性,潛在會晤中可能討論的議題涉及進一步推進關係正常化,包括緩和邊境地區緊張局勢、恢復直航、重新開放邊境貿易點以及加強人員交流。

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大幅對印加徵關稅標誌着美印關係自他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出現「最嚴重下滑」,而莫迪可能訪華則表明,在印美關係緊張之際,兩國間同盟關係可能會重新調整。

莫迪上一次訪華還要追溯到2018年4月,當時他赴武漢出席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一位政府知情人士告訴路透社,莫迪將七年多來首次訪問中國,這進一步表明,隨着與美國的緊張局勢加劇,印度與中國的外交關係正在解凍。路透社稱,印度外交部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機制始於2018年莫迪的武漢之旅,續於2019年習近平金奈之行,並將於2020年再次在中國舉行。圖為習近平和莫迪二人2018年4月在武漢共同泛舟。(Reuters)

過去幾個月,兩國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和高級外交官,以及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Ajit Doval)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舉行了會晤。這些會晤已達成一些建立信任的舉措,例如恢復凱拉什瑪納斯羅瓦爾朝聖之旅以及為中國公民發放旅遊簽證。

《印度斯坦時報》稱,過去幾個月,印度和中國兩國的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和高級外交官已多次舉行會晤,這些會晤已達成一些建立信任的舉措,例如印度自7月24日起,時隔五年首次恢復向中國公民發放旅遊簽證。

7月中旬,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訪華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6月下旬,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Rajnath Singh)率領印度高級代表團訪華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這兩次訪問,均為印度外長和印度防長時隔五年首次訪華。

2025年7月14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會談。(中國外交部)

此外,7月早些時候,印度政府智庫「印度轉型國家研究所」(NITI Aayog)提議放寬針對中企投資的額外審查規則。6月,印度外交部表示,已與中國達成共識,將加快恢復兩國直航航班。

不過,《印度斯坦時報》還提到,有知情人士聲稱,印度仍然對中國在多個領域的活動「感到擔憂」,包括中方修建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以及對巴基斯坦提供軍事援助。此外,印度方面還提及中方限制稀土材料和化肥出口的問題。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已重申,中方修建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經過嚴謹科學論證,不會對下游國家生態、環境、地質、水資源權益造成不良影響,反而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下游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

圖為2012年5月29日,一輛液化石油氣運輸貨車沿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 Pradesh))通往中國邊境的印度Tezpur-Tawang高速公路行駛。(Reuters)

對於中巴關係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則表示,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傳統友好鄰邦,防務安全合作是兩國正常合作的一部分,不針對第三方,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都是中國的重要鄰國。一段時間以來,中方密切關注印巴局勢發展,積極勸和促談,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我們歡迎並且支持印度和巴基斯坦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尋求根本解決途徑。中方也願意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的作用。

關於稀土的出口管制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強調,中方的相關政策符合國際慣例,我們也願同有關國家和地區繼續加強出口管制領域的對話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的穩定與安全。

2025年2月13日,美國華盛頓白宮,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Reuters)

印媒分析稱,印中關係的緩和,與印美關係的變化有關。新德里與華盛頓的關係正經歷着重大調整,雙方在貿易、外交、對俄能源交易、軍購等諸多議題上存在顯著分歧。

莫迪此次訪華,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批評金磚國家繼續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指責該組織挑戰美元主導地位之際,作為金磚國家的印度也與美國陷入關稅風波。

在7月底宣布對印度加徵25%的關稅後不久,當地時間8月6日,特朗普又簽署了一項行政令,以印度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購買俄羅斯能源為由,對其額外加徵25%的關稅。如此一來,美國對印度總體關稅稅率已達到50%。

這張拍攝於2025年7月23日的插圖中可以看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印度國旗和「關稅」字樣的3D打印微縮模型。(Reuters)

路透社指出,對印度徵收50%關稅,是美國對其所有貿易伙伴徵收的最高關稅。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舉標誌着美印關係自他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出現「最嚴重下滑」,這些關稅可能會擾亂印度進入其最大出口市場,並將對紡織、鞋類、寶石和珠寶等行業造成衝擊——2024年印度對美國的出口總額接近870億美元。

「作為毗鄰而居的兩大東方文明和主要新興經濟體,中印關係的本質是如何和睦相處、相互成就。」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會談時說。

2025年7月14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印度外長蘇傑生舉行會談。(中國外交部)

王毅表示,雙方應擇高處立,謀長遠計,堅持睦鄰友好方向,實現「龍象共舞」,找到兩國互尊互信、和平共處、共謀發展、合作共贏的相處之道。

蘇傑生表示,印中是發展夥伴而非競爭對手,印方願從長遠角度看待對華關係,以兩國建交75周年為契機,聚焦利益共同點,深化互利合作,增進人文交流,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此次訪華前,莫迪還將於8月30日先行訪問日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共同參加兩國年度峰會。

報道稱,不過,石破茂領導的執政黨自民黨在近期多次選舉中失利,包括7月20日的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這位日本首相雖堅持留任,但仍面臨着越來越大的辭職壓力。因此,莫迪計劃中的日本之行仍存在着一些不確定性。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Comments

I want to comment

◎Welco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please express your views and exchange your opinions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