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自8月7日起對台灣實施「20%對等關稅」,並採用疊加方式計算,引發在野黨質疑政府談判黑箱、缺乏透明度。台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8月11日率相關部會召開記者會表示,政府本應善盡說明職責,未來將成立線上專區供各界查詢資訊,並在談判中爭取關稅不採疊加稅率計算,同時推動關稅再調降,並一併磋商美方232條款。
綜合《聯合報》與《中時新聞網》等台媒報道,鄭麗君強調,談判並無黑箱問題,未來一旦台美達成協議,將立即向國會及社會完整說明,並提供衝擊影響評估與協議文本送交國會審議。她也透露,此次與美方磋商已觸及美國車與農產品進口議題,稱這些都是「必考題」,且隨著各國與美方達成協議,美方每次都會提出新議題。
針對關稅計算方式,鄭麗君說明,根據美方行政命令,台灣輸美商品稅率為最惠國待遇(MFN)再加對等關稅。目前談判期間為原稅率加上暫行稅率10%,例如水五金中的水龍頭,原稅率為2.6%,再加20%即為22.5%。她指出,台灣出口至美國的農工產品原稅率平均分別為3.1%與5%,大多數工業產品稅率在5%以下(涵蓋94.6%進口值),農業產品稅率在10%以下(涵蓋83.3%進口值)。
鄭麗君並提到,經濟部國貿署已於8月5日舉辦首場有3000名業者參與的線上說明會,8月15日還將舉辦第二場。放眼國際,除了歐盟採例外計算、日本正爭取外,其餘國家原則上均採疊加方式。她表示,台灣後續將在台美談判中努力爭取不採疊加計算。
至於談判透明度,鄭麗君解釋,國際經貿談判慣例上,在協議未定前不會完整對外公布內容。上週相關單位已在國會機密會議出示部分協議,並持續向產業溝通。她強調,行政院願儘速赴立法院報告談判進度,未來協議一旦達成,會以公開透明方式說明,並維護國家產業利益、國民健康與糧食安全。
Comments